![]() |
莧菜猝倒病的癥狀、病因、發病規律及防治方法 |
來源:網絡 2018-10-12 15:15:00 |
猝倒病是蔬菜苗期的一種常見病害,對于莧菜來說也不例外。該病嚴重危害了莧菜的生長,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本文為大家總結了莧菜猝倒病的癥狀、病因、發病規律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參考。 癥狀: 莧菜幼苗猝倒病自播種至幼苗出土后均可發生。種子發芽至幼苗出土前染病,可造成爛種爛芽,因病種芽埋在土表下,故通常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幼苗出土后不久染病,莖基部出現水漬狀黃褐色病變,后縮成線狀,有的表皮脫落,終致病苗尚青綠而倒地,故稱猝倒。 病因: 病菌菌絲體和卵孢子在土壤中或病殘體上越冬,可在土中較長時間營腐生生活。條件適宜時,卵孢子直接萌發芽管從傷口或表皮直接侵入致病,也可在芽管頂端膨大形成孢子囊及游動孢子,借助雨水濺射或灌溉水傳播侵染致病。發病后病部產生孢子囊及游動孢子作為再次侵染接種體,繼續侵染致病,病害得以蔓延。病菌發育溫度范圍為10~30℃,并喜高濕,任何不利于菜苗發育的溫度兼高濕條件,本病均易于發生。莧菜喜高溫,低溫高濕的苗床不利于其生長而易染病。播種過密,幼苗纖弱也易染病。 發病規律: 菌在土壤或病殘體過冬。一般在地勢低洼、土質粘重、冷涼條件下育苗最易發病。苗床未經消毒處理,或播種密度過大,分苗、間苗又不及時,或保溫、放風不當,或幼苗徒長、受凍,或低溫高溫持續時間長,都會加重該病的發生。苗床發病時,最初為零星分布,積水或苗床棚頂滴水處往往是發病的中心,并以此向四周擴散,引起幼苗成片折倒。 防治方法: (1)加強苗期管理 播種前一次性灌足底水,出苗后盡量不澆水。苗床土溫要保持在16℃以上,后期要及時放風換氣、降溫排濕,煉苗時要增加光照。浸種、催芽要適度,時間不宜過長。播種密度不要過大。 (2)出苗后噴施25%甲霜靈可濕粉1 000倍液,或惡霉靈1000倍液,高錳酸鉀600~1 000倍液,2~3次,7~10天1次,可預防發病,發病后繼續噴淋藥劑控制病害蔓延。 (3)合理密播,適時適量追肥、澆水。 |
![]() |
![]() |
相關閱讀 |
玉米異常苗科學合理的防治措施 |
柑橘矢尖介的特點、發生規律及常用防治方法 |
怎么防除小飛蓬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