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秋冬種設施茄果類蔬菜病蟲綠色防控技術意見 |
來源:江蘇省植保植檢站 2018-10-17 10:36:00 |
番茄、辣椒和茄子等茄果類蔬菜是江蘇省重要的蔬菜品種,秋冬季茄果類蔬菜生產在保障“兩節”、城鄉市場供應中地位重要。秋冬季設施茄果類蔬菜病蟲發生種類多、自然危害程度重,綠色防控壓力大。為提升設施茄果類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水平,保障設施蔬菜安全、綠色、高效生產,現制定秋冬種設施茄果類蔬菜病蟲綠色防控技術意見。 基本原則 堅持綠色優先。優先采用生態調控、生物物理等防控措施,輔以科學用藥的綠色防控技術。 堅持安全優先。既控制病蟲發生危害,保證生產安全,又提高茄果類蔬菜產品質量。 堅持效益優先。防治技術注重經濟高效、簡便易行,產品優質優價,實現更高效益。 技術模式 集成創新以農業防治為基礎,生態調控、理化誘控為核心,藥劑防治為輔助的“清園控害+阻斷誘殺+生化控制”的綠色防控技術模式。 技術要點 1、農業生態調控技術 (1)輪作換茬與清潔田園。線蟲、疫病、枯萎病等土傳病害發生重的地區,與非茄果類蔬菜實行3~5年輪作換茬1次,有條件的可進行水(濕)旱輪作。定植前,對上茬殘留的病殘體進行清除出棚,清除棚室內外雜草,破壞病蟲適生環境。生產期注意平衡施肥;結合整枝打杈,適時摘除植株下部老葉有效減少煙粉虱等病蟲發生基數。 (2)選種抗病品種與種子處理。番茄選擇抗TY病毒品種,如歐官、瑞星二號、天碩308、愛吉112、東方美二號、東風4號、齊達利、亞蔬21等;10月中旬以后育苗的秋延遲設施番茄,選擇以抗葉霉病、疫病、灰霉病等病害且耐弱光、低溫的品種,如金盾粉王。茄子品種以耐低溫且抗疫病、灰霉病等病害的品種為主,如布利塔、765等。茄子砧木品種選擇要親和力強,對土傳病害有較強抗性(特別是黃枯萎病)、且不降低產量和品質的品種,如托魯巴姆。種子消毒處理。播前曬種,溫湯浸種,把種子放入55℃熱水中,不停攪拌,浸泡15 min后撈出,可防治葉霉病、潰瘍病、早疫病等;用清水浸種3~4 h,后放入10%磷酸三鈉溶液中浸泡洗凈催芽,預防病毒病等。 (3)調整播期。適當推遲秋延遲番茄、辣椒和茄子育苗時間,避開煙粉虱秋季成蟲發生高峰期,減少帶蟲苗比例和煙粉虱傳毒風險,同時,可避免因高溫降低植株抗病毒能力。 (4)種植拒避植物和引誘植物。在棚室內間作或套種害蟲不喜歡的驅避植物如芹菜、韭菜等,驅避煙粉虱,降低蟲量;在棚室周邊放風口種植害蟲拒避植物如蓖麻,阻止煙粉虱遷入棚室。在棚室內種植害蟲喜歡的寄主植物如苘麻、律草等,誘集煙粉虱集中防治。在棚室內和棚室周邊種植金盞菊、三色堇等長顯花植物,保護涵養天敵,為天敵提供能量和營養,發揮天敵自然控制作用。 (5)調控棚室溫濕度。棚內實施膜下暗灌(或微灌、滴灌),切忌大水漫灌,有條件可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確保棚室內無明水,以控制棚室內的相對濕度,減少病害發生,促進植株健康生長。保護地晴天要遲放風,保持較高溫度,使棚頂、地膜及葉片上露水霧化;天寒寡照要注意通風降濕換氣。秋季和晚春如出現異常高溫天氣,可在棚室塑料薄膜上覆蓋遮陽網,調節棚室內溫度,以利于茄果生長,不利于病害發生。 2、物理防控技術 (1)覆蓋防蟲網。育苗、定植前在日光溫室通風口選用40~60目的防蟲網進行覆蓋;育苗苗床嚴禁安排在生產日光溫室內;如果煙粉虱等害蟲發生量大,可在育苗溫室內苗床上再覆蓋一層防蟲網,阻隔甜菜夜蛾等夜蛾類和蚜蟲、煙粉虱、薊馬等害蟲危害,同時可以培育無蟲苗。 (2)懸掛色板。播種后,在苗床內懸掛黃板;棚室內定植活棵后,根據害蟲發生特點,結合吊繩,懸掛黃板或藍板,高度為黃板下沿始終離作物冠層10~15 cm(生長后期植株高大時,黃板可適當下移至植株中上部),誘殺煙粉虱、蚜蟲、斑潛蠅等害蟲。 (3)燈光誘殺。在溫室棚外空檔處,每20畝懸掛1盞殺蟲燈。秋季開燈時間為9~11月。誘殺斜紋夜蛾、甜菜夜蛾、棉鈴蟲等害蟲,減輕害蟲危害。 3、生物防治技術 (1)應用昆蟲信息素。利用昆蟲信息素誘殺成蟲。秋季和晚春斜紋夜蛾、甜菜夜蛾、棉鈴蟲等害蟲成蟲易從通風口和大門進入室內,將性誘劑誘芯插入事先打好孔的黃板內或把毛細管狀性誘劑粘于黃板上,或使用夜蛾類害蟲專用誘捕器,誘殺害蟲,一般每畝放3~5個。 (2)應用生物農藥。防治煙粉虱、蚜蟲選用苦參堿;防治葉霉病和早晚疫病選用多抗霉素B;防治葉霉病可用春雷霉素;防治灰霉病用丁子香酚或枯草芽孢桿菌;防治病毒病用香菇多糖或氨基寡糖素或寧南霉素;防治根結線蟲用阿維菌素或解淀粉芽孢桿菌B1619等。另外,還可選用短穩桿菌、蘇云金桿菌、甜核·蘇云菌、多殺霉素、乙基多殺菌素、甜菜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印楝素等生物制劑防治鱗翅目害蟲。 (3)人工釋放天敵。棚室內人工釋放天敵,可有效控制害蟲種群數量。如捕食性天敵異色瓢蟲可取食蚜蟲、粉虱等;智利小植綏螨、胡瓜鈍綏螨可取食二斑葉螨、朱砂葉螨;寄生性天敵麗蚜小蜂、槳角蚜小蜂可控制煙粉虱;赤眼蜂可寄生控制鱗翅目害蟲。 4、化學防治技術 合理選擇安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環境友好型化學農藥,選用對路藥種,選用高效植保機械及科學施藥方式,輪換交替用藥。 (1)選擇高效低毒藥劑。防治灰霉病可選用腐霉利,或嘧霉胺、啶酰菌胺、異菌脲,既可防治灰霉病,又可防治早疫病,也可選用含有腐霉利、異菌脲、百菌清等成分的煙劑防治;防治晚疫病選用丙森鋅,或霜脲·錳鋅、霜霉威鹽酸鹽等;防治猝倒病、立枯病,可選用精甲霜靈·噁霉靈噴于苗床;防治蚜蟲、煙粉虱,可用烯啶蟲胺,或噻蟲嗪、呋蟲胺、吡蚜酮、氟啶蟲胺腈等。防治夜蛾類害蟲,可用茚蟲威、蟲酰肼、滅幼脲、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等高效低毒藥劑。 (2)選擇高效植保機械。如靜電噴霧器、煙霧機等。噴藥務求均勻、面面俱到,霧點要細,以噴濕噴透不滴水為度,提高農藥利用率,噴霧后要及時通風降濕,降低棚內相對濕度,提高防治效果。在連陰雨天,防治灰霉病、煙粉虱等病蟲害,優先選用安全低毒煙熏劑,既保證防治效果,又可降低因噴霧增加棚內濕度,減少灰霉病等病害發生機率。 保障措施 1、強化監測預警 要建立茄果類蔬菜病蟲觀測站點,明確專門人員,探索應用自動化、智能化測報工具開展監測工作。要積極探索政府購買病蟲監測服務的路徑,充實基層監測隊伍,健全蔬菜病蟲監測預警體系,提升監測調查的代表性和預報準確率,為綠色防控技術實施提供依據。 2、強化技術指導 要加強茄果類蔬菜病蟲綠色防控技術研發和集成,因地制宜細化、熟化各項綠色防控技術,加強對單項技術的集成組裝和技術指導。要主動深入防治一線,通過技術培訓、現場觀摩、資料發放、實地指導等形式,把綠色技術送到廣大種植戶手中,提升綠色防控技術水平。近期要抓好苗床管理、防蟲網覆蓋移植前的“帶藥移栽”,做到無蟲苗繁育和定植后管理,壓低棚室越冬前煙粉虱蟲量。 3、強化示范區建設 要根據江蘇省農業委員會《關于全面組織開展農作物病蟲綠色防控示范區建設的通知》要求,圍繞示范推廣“五個一批”核心內容,從秋冬育苗定植開始,全面謀劃和落實好病蟲綠色防控示范區建設地點、建設規模、主要技術內容,每個設施茄果類主產縣至少建設1個示范區,切實把示范區建成樣板田、指揮田,全面發揮示范帶動效應,力爭示范區化學農藥使用量下降30%,生物物理等非化學農藥的綠色防控技術覆蓋率超過30%。 |
![]() |
![]() |
相關閱讀 |
行業整合的新時期,農藥上市企業做了些什么? |
EPA擬淘汰含氟農藥磺酰氟 |
2月克百威原藥企業產量分析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