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各種原料都在漲價,肥料市場競爭依然激烈 |
來源:農資與市場雜志 2018-11-19 10:20:00 |
談肥料市場,一定離不開氮磷鉀的走勢。 今年以來,單質肥價格全面上漲,受此影響,復合肥企業生產成本大幅提升;與此同時,農產品價格低迷,農民用肥積極性較低,用肥量明顯減少,無法支撐復合肥價格上漲。當上游原材料的漲價壓力傳導不到終端,居于產業鏈中間的復合肥生產企業和經銷商就感受到今年肥市的“血雨腥風”。 日前,國投羅鉀實現銷售目標并上調硫酸鉀報價,再度提價100元/噸,掀起了新一輪的漲價潮,令業界一片嘩然。 對于即將到來的2019年,氮磷鉀肥料到底會呈現出怎樣的走勢?在寧波磷復肥會期間,多位企業高層給出了行情分析和價格走向預測。 氮肥:今冬明春市場缺口將達到200萬噸,價格高位波動 隨著國家政策的不斷出臺,尿素產能在不斷的下降,產量創下歷史新低。 據協會統計,2015-2017年尿素共新增產能470萬噸,退出產能1160萬噸,總產能減少約690萬噸。2017年年底全國尿素產能7417萬噸,2018年新增200萬噸,其中有1040萬噸產能長期停車,目前有效產能約為6577萬噸。 在開工率方面,今年行業整體開工率也處于低位。2017年第四季度,因天然氣限氣及環保影響,行業開工率降至近年低點47.84%,日產11.5萬。2018年,據中國氮肥工業協會10月16日調查數據顯示,全國尿素日產量14.2萬噸,同比下降5.44%。 “隨著未來‘斷氣停車’、‘限煤’和‘錯峰生產’等限制因素的出現,日產能最低可能降至11萬噸左右的水平,再創新低。”寧波磷復肥會上,河南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銷售公司總經理盧述林在分析今冬明春尿素市場時說到。 進入冬季以來,天然氣供應緊張,氣頭企業已陸陸續續停產不少。21個氣頭企業產能1667萬噸,現已停產6個459萬噸產能,尚有15個1208萬噸產能即將停車! 今年天然氣采用“停三限二”的政策,2018年11月—2019年3月,五個月的時間內三個月裝置停車(影響產能530萬噸),兩個月限氣30%(影響產能約170萬噸),若今年停車時間延長至3個月,氣頭企業產量將明顯低于往年同期,氮肥的缺口會越來越大。 再就是環保力度的加強,一些小型的固定床裝置的化肥企業,因不符合環保要求,將會逐漸被退出這市場。山東、河南、河北等地已經陸續出臺相關文件,要求加快淘汰化肥行業固定床間歇式煤氣化爐,在2020年前完成清潔能源改造。 但除了像三寧、心連心這樣的企業有能力進行改造外,大多數企業改造的積極性都不大。一是因為能力問題,不少中小型企業不具備進行改造的能力,將會逐漸退出市場;二是像晉煤集團、陽煤集團這樣的大企業都不再考慮發展化肥,魯西集團在減少肥料板塊的占比,湖北宜化在淘汰落后產能后,也沒有新建裝置。 至于新增產能,除了三寧枝江和心連心九江之外,再無新建裝置,2019年上半年沒有新尿素產能投產。預計今冬明春的尿素供應量將比去年減少110萬噸,市場缺口達到200萬噸,整體供求將處于緊平衡狀態。 放眼國際市場,目前暫無在建裝置,隨著落后裝置的退出,國際市場的供應量也在下降。 雖然國內施肥量在下降,但全球其他國家的施肥量還有增長,隨著巴西、美國、歐洲、印度等市場需求的釋放,如果每年沒有200-300萬噸的增長,國際市場將存在很大的尿素缺口。 據IFA預測,2018年全球尿素產能預計達到1.94億噸,實際產量1.64億噸(開工率85%計算),需求1.74億噸,全球尿素整體供需處于緊平衡狀態。 磷肥:價格高點將在未來出現 “國內市場磷酸二銨年均漲幅13.7%,國際市場漲幅更是達到17.7%。預計磷酸二銨2019春季市場供應將處于緊平衡狀態,受各方敏感因素影響,價格穩中見長。”云南云天化農資連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進表示,2018年前三季度,磷酸二銨國內價格整體呈現上升趨勢。 6月份后,受到國際價格上漲和人民幣匯率貶值等因素影響,磷肥出口價格開始大于國內價格,保持同步上漲并基本穩定在統一水平。在國際市場的支撐下,2018年國內夏秋季磷肥市場價格穩步上升。 支撐磷肥漲價的主要因素就是磷礦石產量下降。 受政策影響,今年以來我國磷礦石產量大幅下滑。1-7月我國累計生產磷礦石6133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2588萬噸,下降30%。磷礦石產量下降導致市場供應趨緊,下游一銨企業備貨壓力較大,對磷肥產量產生中長期影響,對復合肥市場帶來一定的成本和原料供應壓力。 陳進表示,2018年,主要原料成本同比漲幅較大,硫磺價格同比增加76.5%、合成氨價格同比增加21.7、磷礦石價格同比增加35.5%。綜合產量、原料等多方面因素,磷肥產品在2018年價格不斷平穩爬升。 今年我國磷礦產量下降已成定局,未來,隨著長江經濟帶磷礦產區環境治理工作不斷上升到新高度,我國磷礦產量可能將持續收緊。加之磷礦出口政策松綁,或將加劇國內磷礦供給上的偏緊局面,導致磷礦價格再上臺階。 未來,硫磺價格受國際原油價格影響,將繼續高位堅挺。在國際市場上,由于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原油價格一直處于高位波動。原油價格上漲,帶動原油副產品硫磺的價格也跟著上漲。合成氨價格受環保尿素減產,合成氨加量增產供應充足影響,出廠價格會在3050元/噸左右波動。 礦石供應繼續緊缺,硫磺高位堅挺,合成氨平穩,原料成本強勢支撐磷肥價格上行,價格高點將在未來出現。 鉀肥:硫酸鉀已漲100元/噸 今年的磷復肥會議還沒有結束,羅鉀就如期漲價了! 截止到11月10日,國投羅鉀公司已提前兩個月完成全年銷售目標,并實現產品零庫存。鑒于目前市場及銷售情況,公司定價委員會經研究決定,即日起將硫酸鉀價格上調100元(噸價,下同),漲價后52%粉狀現匯到站價格為3150元,52%顆粒現匯到站價格為3300元,承兌價格加50元。 羅鉀調漲100元,對市場來說,意味著氯化鉀價格將繼續走高。畢竟之前氯化鉀已多次漲價,硫酸鉀卻難有跟隨;現在羅鉀漲價,氯化鉀不可能不漲。 我國的鉀肥供應主要來源于進口和國產兩方面。據中化集團農業事業部陳勝男介紹,自2015年以來,鉀肥進口供應量有所下降,趨于平穩。2017年中國鉀肥總進口量為753萬噸,2018年全年預計700萬噸氯化鉀,進口鉀數量相對穩定,但進口渠道日趨多元化,其中中化仍是最大的鉀肥進口自營企業。 國內鉀肥主要集中在青海等地,隨著多年的不斷開發,國內氯化鉀產能接近穩定,產量總體保持平穩。據陳勝男介紹,自2009年以來,我國市場氯化鉀供應量急劇增加,近三年趨于相對平穩的狀態,自給率保持在50%左右。 但是受氣候、能源、礦源等因素限制,近一年國內鉀肥產量出現波動,整體開工率維持在60%-70%,部分地區出現停產和開工不良情況,供應上存在著階段性減少。 陳勝男表示,2018年鉀肥價格整體呈現先抑后揚的局勢,隨著國產鉀和進口鉀供應減少,供需緊平衡,市場價格維穩上漲,并一直處于相對高位運行。 各種原料都在漲價,明年的復合肥價格不會比今年低,市場競爭依然激烈。 |
![]() |
![]() |
相關閱讀 |
尿素價格明顯下滑,碳銨價格走勢較為堅挺 |
2015年復合肥行業變革之路 |
二銨新單成交受阻,多數工廠后期依舊暫無下調報價計劃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