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豆紫斑病危害癥狀、傳播途徑、發病條件及防治方法 |
來源:網絡 2018-11-22 15:20:00 |
大豆紫斑病主要為害豆莢和豆粒,也為害葉和莖,對于大豆的品質和產量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因此,農戶們必須加強相應的防控措施。本文為大家詳細介紹了大豆紫斑病危害癥狀、傳播途徑、發病條件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參考。 危害癥狀: 苗期染病,子葉上產生褐色至赤褐色圓形斑,云紋狀。真葉染病初生紫色圓形小點,散生,擴展后形成多角形褐色或淺灰色斑。莖稈染病形成長條狀或梭形紅褐色斑,嚴重的整個莖稈變成黑紫色,上生稀疏的灰黑色霉層。 豆莢染病病斑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較大,灰黑色,邊緣不明顯,干后變黑,病莢內層生不規則形紫色斑,內淺外深。豆粒染病形狀不定,大小不一,僅限于種皮,不深入內部,癥狀因品種及發病時期不同而有較大差異,多呈紫色,有的呈青黑色,在臍部四周形成淺紫色斑塊,嚴重的整個豆粒變為紫色,有的龜裂。 傳播途徑: 病菌以菌絲體潛伏在種皮內或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病大豆紫斑病病葉殘體上越冬,成為翌年的初侵染源。如播種帶菌種子,引起子葉發病,病苗或葉片上產生的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發病條件: 大豆開花期和結莢期多雨,氣溫偏高,均溫25.5~27℃,發病重;高于或低于這個溫度范圍發病輕或不發病。連作地及早熟種發病重。 防治方法: 1、選用無病種子并進行種子處理,用0.3%的50%福美雙或40%大富丹拌種。 2、大豆收獲后及時進行秋耕,以加速病殘體腐爛,減少初侵染源。 3、在開花始期、蕾期、結莢期、嫩莢期各噴1次30%堿式硫酸銅懸浮劑400倍液或1:1:160倍式波爾多液、50%多霉威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每667平方米噴對好的藥液55L左右。 |
![]() |
![]() |
相關閱讀 |
水稻多樣性混栽種植技術 |
棉田使用除草劑有講究 |
玉米粘蟲的識別及防治技術總結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