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產業進入調整期和加速洗牌期,未來行業將何去何從? |
來源:中國農資傳媒 2018-11-29 8:54:00 |
今年以來,一系列大型化肥企業的破產重整案件受到行業的強烈關注。化肥行業“洗牌”期真的來了?肥企如何才能活得好?化肥產業在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之后,行業矛盾已十分尖銳。一方面是供給端產能過剩、利用率低、成本不斷上升,另一方面是需求端市場低迷,對農業服務的需求更加迫切,供需矛盾充斥整個行業。而就具體某一家企業而言更是“內憂外患”。外部環境,環保政策及金融機構的資金供應更加謹慎;內部環境,資金鏈緊張、生產成本高企、新產品研發等問題始終難以有效解決。可以說,在多方因素的疊加下,化肥產業已經進入了深度調整期和加速洗牌期。未來,行業將何去何從?就此,《中國農資》記者采訪了業內有關人士。 從“地方驕傲”到“破產重組” 這些肥企到底遭遇了什么? 在今年宣布破產重組的肥企中,大多是當地引以為傲的企業,實力強大,資歷深厚。兗礦魯南化肥廠前身是山東魯南化肥廠,始建于1967年,至今已有50年的歷史,主要生產合成氨、尿素、甲醇等產品。但就是這樣一個年過半百的老牌企業卻被披露虧損巨大。據了解,截至2018年9月30日,兗礦魯南化肥廠累計虧損37億元,資產負債率為290.05%,流動負債超出流動資產31.9億元。大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始建于1933年,曾是中國最大、最早的基本化工原料、化學肥料生產基地,但也沒能逃脫破產重組的厄運。江西六國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前身為江西貴溪化肥有限責任公司,1991年建成投產,其“施大壯”商標馳名國內。截至今年9月30日,江西六國資產總額為4.86億元,負債總額為9.05億元,凈資產為-4.19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186%。 從輝煌到沒落,這些肥企到底遭遇了什么?我們或許可以從江西六國這一具體的案例窺探一番。《中國農資》記者連線了江西六國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相關人士進行了深入了解。 據介紹,江西六國持續虧損的原因主要可歸納為四個方面: 第一,在經營管理上有一定的欠缺,沒有充分發揮職工的民主管理職能。 第二,沒能跟上磷復肥產業發展的步伐。該相關人士介紹,“重組以后我們上了兩個項目,一個是4萬噸的硫酸鉀,一個是工業級磷酸一銨裝置,這些都是步行業后塵,我們投下去一個多億以后,市場已經發生了變化,這就和當年的預測有差距了”。 第三,真正使公司大傷元氣的還是黑天鵝事件,這個事件在等最終判決。據了解,所謂“黑天鵝”事件是指2015年江西六國在開展化肥保兌倉業務時,被吉林天馬及其法定代表人等采取欺騙手段非法騙取和占有連本帶息合計約6831萬元。 第四,最終使企業走向沒落的是被列入2017年江西省誠信黑榜,導致資金鏈斷裂。據了解,江西正在推廣法媒銀(指法院、媒體、銀行)平臺,只要企業列入了誠信黑榜,所有銀行都會針對該企業縮貸。沒有了銀行的支持,江西六國的資金鏈斷裂,最終走向了破產重組。 歸納而言,江西六國內在的問題是管理、投資、誠信等方面都出現了嚴重的失誤,這是企業走向沒落的根本所在。至于“使企業元氣大商的黑天鵝事件”更多的是一個導火索,或可以稱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從這一案例的分析來看,記者認為,當前行業的宏觀矛盾固然導致了優勝劣汰,但是真正淘汰誰還是要看具體企業的經營管理能力,一旦內部決策接連失誤那就必然成為行業淘汰的對象。 優勝劣汰是大勢所趨 企業如何不被市場邊緣化? 除了已經破產的企業外,業內還有一些企業也面臨嚴重的經營困難的僵尸企業。山東富農達化肥有限公司原銷售員王夫光告訴記者,從2011年開始,他就在富農達公司做銷售員,剛開始還不錯,公司年產三四萬噸復合肥,銷售也挺旺,他每月工資加提成,能拿到五六千元,在當地還算不錯的收入。但是好景不長,兩年后,公司就出現了拖欠工資的情況。到了2012年的下半年,工資也不發,山東富農達欠他的工資8萬元。據介紹,受害的客戶和業務員不低于30人。由此可見,該公司的經營已經很難維持。另悉,瑞星集團也因擔保問題導致企業資金鏈異常緊張。去年以來,瑞星集團及其子公司被多家法院列為失信人,經營岌岌可危。 針對目前行業破產風潮及其趨勢,《中國農資》記者在行業內進行了充分的采訪。業內人士紛紛表示,優勝劣汰是行業大勢所趨,但是行業的發展仍會繼續,唯有敢于創新的企業才能獲得足夠的生存空間。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秘書長王立慶表示,實際上,很多僵尸企業的存在占有和耗費了大量資金、土地、社會等資源,不僅是一種社會資源的浪費,而且擠壓了新經濟、新業態的發展空間,還造成產能過剩,加劇產品價格回落,使得行業不景氣氣氛蔓延。因此,他認為,與其阻礙行業發展不如盡快將其淘汰。 中農舜天生態肥業總經理王根杰告訴記者,化肥廠接連倒閉是優勝劣汰和行業發展的必然結果,原因是大連大化、魯南化肥廠、江西六國等企業產品都相對單一、經營理念老化。他說:“化肥廠接連倒閉對我們這些發展中的企業有一些啟發,我們必須注重上游資源的利用和產品線的開發,不然一定會被行業邊緣化。因為現在產品賣不上價,并且產能過剩十分嚴重,為了給自己謀出路,也要筑建品牌信譽度。” 廣西南寧兆豐農資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丁衛平告訴記者:“當前大氣候、大環境如此,很多老國企及中小型企業都面臨困境,所以部分企業破產重組只是市場的自我調整,破產重組、倒閉退出是整個行業轉型升級的必然,或者說是競爭格局的變化加劇。未來,部分運轉不暢的企業可能還將面臨破產、倒閉或者重組,而運轉好的企業也會越來越好。” 但行業內也有不同的聲音。來自貴州省農業生產資料有限責任公司的周宏則表示:“行業的這一現象讓廠家和流通企業心里都沒有底,頓時沒有了方向。”也有業內部分人士認為,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給予扶持,促進行業穩定。 雖然業內人士的觀點不盡相同,但是優勝劣汰是市場規律,企業要考慮的則是在“洗牌”期努力求變以求生存。 靠輸血不如自己造血 形成差異化競爭是關鍵 面對當前的行業風暴,業內人士認為,生存才是當下企業的首要任務。山東金沂蒙生態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仲濤表示:“能活下來才能發展,現在企業應該考慮如何生存,而不是盲目上項目。”也許很多人認為,生存的目的對企業而言是個低層級的要求,其實不然。因為,目前的破產風暴已經給企業帶來了許多不良影響。 劉仲濤表示,最關鍵的是肥企在獲得資金方面會越來越困難。他說:“越是這種時候,金融系統越是謹慎。他們看到一個個大企業都倒掉了,這種危機意識就出來了,那么資金的供應就會縮減。”事實上,一旦企業喪失金融系統的“輸血”,破產只在旦夕。丁衛平說:“銀行無法繼續為其供血,很多企業無力支撐下去,如四川鎣峰化工是比較早期的復合肥品牌企業,因經營不可持續,最終資金鏈斷裂而破產。” 為了更好地生存,中化集團總裁助理、中化農業總裁覃衡德就中化集團的做法提供了相關建議。他說:“加大技術創新力度,提升農化服務水平,這是化肥龍頭企業絕地突圍主打的‘兩張牌’。作為國有企業的代表,中化集團公司根據自己的特點和供應鏈服務渠道優勢,研發出化肥智能制造和農業綜合服務體系。”也就是說,要想在未來的農資市場占有一席之地,技術創新和農化服務是企業必須具備的兩項能力。 事實上,國內行業領軍企業如金正大、新洋豐、祥云魯西、紅四方等的做法也值得行業借鑒。比如金正大推出各種經濟作物套餐肥親土1號,在終端細分市場,強化服務;新洋豐參與現代農業變革,區域與產業鏈雙延伸,產品結構升級,專用肥、新型肥高毛利產品不斷增加;祥云也打出了“健康肥料,祥云智造”的“健康”牌。這些領軍企業或是在產品研發上獨領風騷,或是在全產業鏈上進行了有益探索,抑或是在種植服務技術上進行創新,與對手形成差異化競爭。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兩面性。一部分企業倒下了,而另一部分企業卻逆勢揚帆,發展動力十足。因此,農資企業在為同行破產“兔死狐悲”的同時,不妨把眼光聚焦在那些發展勢頭良好的企業身上。如此才會發現,行業的未來仍然可期。 在行業發展步履維艱的大背景下,我們任何人都做不到螳臂擋車。其實聰明的人早就開始行動了。12月8日,由中國農資傳媒主辦的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 中國化肥流通體制改革20周年大型活動 第八屆中國農資總裁圓桌論壇”給你一個探討如何走好未來的農資經營發展之路的機會。 2018年,農資行業年終大戲,不容錯過!如果你想比大多數農資人先遇見未來,請一個人悄悄報名;如果你是想和一群農資行業的大咖頭腦風暴請告訴你周邊的那個他,思想碰撞,缺你一個! |
相關閱讀 |
復合肥廠家進退兩難 心急如焚 |
硫酸銨市場:場內跌勢未止 需求面未有好轉 |
國內二銨市場走勢平穩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