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樹麻皮蝽的形態(tài)特征、危害癥狀、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要點 |
來源:網絡 2018-12-3 17:51:00 |
麻皮蝽又名梨黃霜蝽、黃斑蝽等,在全國各產區(qū)均有分布,主要危害梨葉和果。因此,農戶們必須加強對該病的防治。本文為大家詳細總結了梨樹麻皮蝽的形態(tài)特征、危害癥狀、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要點,供大家參考。 1、形態(tài)特征 卵近鼓狀,頂端具蓋,白色。初齡若蟲胸、腹背面有許多紅、黃、黑相間的橫紋;2齡若蟲腹背前面有6個紅黃色斑點,后面中間有一橢圓形褐色凸起斑;老熟若蟲與成蟲相似,紅褐或黑褐色,觸角4節(jié)黑色;前胸背板中部及小盾片兩側角具6個淡紅色斑點;腹背中部具暗色斑3個,上各有淡紅色臭腺孔2個。成蟲體長18~24.5mm,寬8~11.5mm,密布黑色點刻,背部棕褐色;前胸背板、小盾片、前翅革質部有不規(guī)則細碎黃色凸起斑紋;前翅膜質部黑色;腹面黃白色;頭部稍狹長,前尖,觸角5節(jié)黑色絲狀。 2、危害癥狀 葉片和嫩莖受害后,出現(xiàn)黃褐色斑點,葉脈變黑,葉肉組織顏色變暗,重者導致葉片提早脫落、嫩莖枯死;果實被害,果面呈現(xiàn)黑褐色麻點。 3、發(fā)生規(guī)律 1年發(fā)生1代。以成蟲在草叢或樹洞、樹皮裂縫及枯枝落葉下、墻縫、屋檐下越冬。翌春梨花發(fā)芽后開始活動,5~7月交配產卵,卵多產于葉背,數粒或數十粒黏在一起,卵期約10天,5月中旬見初孵若蟲,7~8月羽化為成蟲危害至深秋,10月開始越冬。成蟲飛行力強,喜在樹體上活動,有假死性,受驚時分泌臭液。 4、防治要點 ①農業(yè)防治:冬、春季清除園地枯葉雜草,集中燒毀或深埋。成、若蟲危害期,在成蟲產卵前,于清晨震樹捕殺。 ②藥劑防治:成蟲產卵期和若蟲期噴灑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10%氯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600~1000倍液或10%乙氰菊酯乳油800~1000倍液等防治。 |
相關閱讀 |
巧辯種子“真”身份 |
石榴華北螻蛄的危害、形態(tài)特征及防治技術 |
防治玉米旋心蟲的方法要點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guī)?/a>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