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工業高速發展的40年,取得了哪些卓越成就? |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2018-12-10 10:48:00 |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同時,也是我國農藥工業高速發展的40年,行業規模、技術力量、行業集群、環保水平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回望40年的輝煌征程,中國農藥工業取得了哪些卓越成就?在行業綠色轉型的今天,又將如何華麗轉身?近日記者專程采訪了中國農藥工業協會會長孫叔寶。 我國農藥工業近70年的發展歷程中,經歷了哪些重要階段,改革開放40年來,國內農藥工業發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四十年前始于安徽鳳陽小崗村的聯產承包責任制,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四十年后的今天,使我們倍感自豪和欣慰的是,我們同中國億萬農民一起,一舉解決了中國十多億人的溫飽問題。進而將中國發展成為全球第一農藥生產大國,農藥產品供給市場極大豐富,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作出了積極貢獻。 縱觀70年中國農藥工業發展史,正是我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縮影。不同的歷史階段,不同的國情,行業也經歷了不同的發展模式和發展理念。 建國以來,中國農藥工業經過艱苦拼搏,開拓進取,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歷經了初創、調整、發展三個階段,走過了波瀾壯闊的風雨歷程,取得了輝煌成就。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改制、改革,不斷創新,經濟實力增長迅速,行業內不斷涌現出新經驗、新成果。尤其是近二十年,中國農藥工業突飛猛進,取得持續長足的進步,已形成包括原藥生產、制劑加工、科研創新開發和原料中間體配套的較為完整的農用化學品工業體系,為保證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糧食安全和國家穩定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從國家統計數據也可一窺40年來我國農藥工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華麗蛻變。改革開放初期,我國農藥工業較為薄弱,年產量約為53萬噸,品種較少且以高毒農藥為主,很多農藥品種需要依賴進口。經過40年發展,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農藥生產國,能生產500多種原藥、幾十種劑型,且環境友好型農藥成為主流;2017年累計生產農藥294.1萬噸,農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080億元、利潤總額260億元,在解決中國人吃飯的大問題上功不可沒。 當前,行業發展還存在哪些問題,面臨哪些挑戰?伴隨著環保督查的常態化,行業綠色轉型勢在必行,您認為應該如何實現農藥綠色化? 過去的一年對農藥行業而言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全球農化行業格局重塑,農藥管理體制變軌及新條例的頒布實施,安全環保壓力空前增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入,農藥行業正經歷著深刻而巨大的變化。 中國農藥在全球而言具有相對比較大的優勢,是全球農藥供應鏈中的重要一環。藍天行動、江蘇沿海263行動、長江大保護等等都對農藥當期生產及長遠供應產生深遠影響。 但我們也應當清醒地意識到,與發達國家相比,在綠色農藥的新結構、新品種、環境友好新劑型的研究開發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較大的差距。同時,行業長期以來的粗放式發展,安全環保事故頻發,處于產業鏈低端,且大宗產品產能過剩,使得部分地方與民眾對農藥生產持有強烈的抵觸情緒和反對態度,使行業發展蒙上陰影。但是,目前不加區別的一刀切式強令停工停產,迫使農藥制造有加速向印度等國轉移的趨勢。一旦失去了包括農藥工業在內的中國制造業優勢,可能再也回不來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巨大的進步和發展證明:“化工及農藥生產解決了我們的衣食住行,改善并將繼續改善我們美好的生活”。 另一方面,社會上的負面認知也需要我們從自身尋找原因,強化企業的安全、環保管理水平,提升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加強創新驅動對行業的引領作用,提升農藥行業的綠色發展水平,同時,大力推動行業的兩化融合工作,以智能制造為主要抓手,全面提升行業發展質量和經濟效益。 在我國農業生產、農產品質量、耕地環境等方面受到越來越多的資源環境壓力下,以“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為前提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農藥化肥等農業投入品方面施用采取了諸多限制措施。在此背景下,“以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用綠色推動供給側改革”將是今后一段時間農藥行業發展的主題。 現階段,我國農藥行業加快了綠色化轉型進程,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一是農藥供給側改革加快。強化環境硬約束,推動去除落后和過剩產能。嚴格環境準入,促進提高新增產能質量。推進以綠色生產、綠色采購和綠色消費為重點的綠色供應鏈環境管理。 二是促進農藥行業兼并重組。環保和市場的雙重壓力,促使多數企業選擇重組兼并,行業洗牌速度正在加快。環保壓力驅動下,再加上市場的優勝劣汰,會促使規范企業更強更大,而不規范企業將會難以生存。 三是提升行業正面形象。農藥產業政策的日趨嚴格,政府、社會、民眾對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不僅使環保問題上升為關系企業生存的頭等大事,也為優勢企業加快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為農藥行業全面刷新形象帶來了契機。 請您談談農藥行業未來如何健康發展? 對全球農業而言,可持續發展仍然面臨著諸多重大挑戰,不斷變化的氣候,有限的自然資源和不斷增長的人口。在我國,農業生產和糧食豐收仍然不穩固,還受制于消費升級、高質量發展,供給側改革的深刻影響。 目前,中國已成為非專利產品制造大國,部分農藥產品供過于求,大量產品用于出口。業界需要從常規產品的簡單仿制升級為高端綠色產品的創制研發;農藥零增長計劃使業界在關注農藥產品質量時,除了有效成分、含量、殺蟲滅菌的效果外,還要延伸到農藥產品使用后對自然環境、作物及使用者的影響;新修訂的《農藥管理條例》農藥生產許可由過去的工信、質監等部門轉變為省級農業部門發放生產許可證,這也對規范農藥企業日常生產經營行為、提升行業質量管理水平提出了新要求。 在可預見的未來,農藥行業有許多熱點值得關注,對行業未來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一,新型的服務體系。該體系是順應市場需求而誕生的,比如代耕、托管、訂單等服務方式都有很大的需求,這也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然路徑。一些合作型服務組織、服務型農業企業和專業化服務組織這幾類經營性服務主體會享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會有很好的發展。 第二,產業鏈。農資的生態產業鏈以農資倉儲物流為核心,包括農藥定制化生產、農資電子商務等在內的產業鏈業務,其目的是進一步補充金融服務、大數據服務。其優勢在于可以延伸主導產業,根據產業需求對接企業,并建立長期合作伙伴,最終形成合作共贏的農資生態產業鏈,這種產業鏈運作模式會憑借著其多重優勢而受到農資企業們的青睞。 第三,作物解決方案。作物解決方案的提出緊扣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和農藥發展趨勢及動態需求,是行業從業者思維與方法的轉變,真正將農藥使用融入到農業生產中去。在新形勢下,農藥企業經營方式發生了巨大轉變,從單純的賣產品向整體的技術服務轉移,最終形成創新、共贏,并實現可持續發展。 歷史和現實一再告訴我們,沒有糧食供給的安全,就沒有和平的保障,但是作為行業從業人員,我們需要改變過去的生產經營方式,從只關注農藥產品銷售對增產的作用,到關注農藥使用對農產品、生態環境的影響,不僅做好農藥、還要用好農藥,保障糧食安全與食品安全,為保護生態環境作出貢獻才是我們的價值所在。 |
相關閱讀 |
主流小麥田禾本科雜草除草劑對于部分抗性區域抗性雜草的效果表現分析總結 |
韓國黑米檢出農藥異稻瘟凈超標 |
植物生長調節劑市場在2019年或將達到59.36億美元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