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板藍根小菜蛾的為害特征、發生特點和防治方法 |
來源:網絡 2018-12-10 15:12:00 |
小菜蛾主要為害甘藍、白菜、油菜等十字花科植物,也能取食馬鈴薯、板藍根等蔬菜和藥用植物,種植時必須加強相應的防控措施。本文為大家詳細總結了板藍根小菜蛾的為害特征、發生特點和防治方法,供大家參考。 為害特征 初齡幼蟲可蛀入葉脈、葉柄及上下表皮內取食,形成小蛀道。2齡后多在葉背取食留下表皮,在葉片上形成不規則的透明斑,稱“開天窗”,3~4齡幼蟲可將葉片食成孔洞和缺刻,嚴重時全葉被吃成網狀。 發生特點 小菜蛾在華北地區1年發生4~6代,在該區域內露地能否越冬目前尚無定論。在北京延慶4月下旬至10月初均有發生,有2個發生高峰,即6月和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1個高峰明顯高于第2個高峰。成蟲晝伏夜出,白天隱藏于植株隱蔽處,日落后開始取食、交尾、產卵。成蟲產卵于葉背凹陷處。成蟲有趨光性。幼蟲晝夜均能取食,較活躍,遇驚時扭動后退或吐絲下垂,幼蟲老熟后多在被害葉背面結繭化蛹。 防治方法 1)合理布局:十字花科是其主要取食植物,在板藍根種植區盡量避免和十字花科連作、鄰作以減輕為害。 2)清潔田園:在生長季和收獲后,及時清除田間殘株老葉,減少田間殘留的幼蟲和蛹。 3)釋放小菜蛾的天敵:在小菜蛾卵、幼蟲發生初期,分別釋放卵寄生蜂、赤眼蜂和菜蛾幼蟲寄生蜂等。使用時注意,在放蜂后15天內應停止施用化學殺蟲劑。 4)利用小菜蛾性信息素誘殺成蟲:自小菜蛾成蟲發生初期開始,放置45~75個/ h㎡誘捕器,每月更換1次誘芯。田間放置誘捕器后,水盆誘捕器每隔1~2天把盆內誘到的成蟲撈出,以保持盆內清潔,并根據水分蒸發情況適時加水。粘膠誘捕器每隔1周左右換一次粘蟲板。 |
![]() |
![]() |
相關閱讀 |
栽培大葉菠菜需選對時間 |
香豌豆的栽培及養護技術 |
棉花葉蟬該怎么應對?有哪些方法措施?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