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農田土壤污染狀況堪憂,化肥染色需要科學認識 |
來源:北方農資 2018-12-19 9:44:00 |
土壤是地球陸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疏松層,是保障人類食物與生態環境安全的重要物質基礎。而當前,土壤退化嚴重,土壤安全問題突出,與土壤相關的全球正面臨著重大的挑戰,如何協調發揮土壤的生產功能、環境功能、生態功能,成為國家土壤安全急需解決的重要任務。 綠色發展本質特征 更加注重資源節約。長期以來,我國農業高投入、高消耗,資源透支、過度開發。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就是要依靠科技創新和勞動者素質提升,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實現農業節本增效、節本增收。 更加注重環境友好。農業與環境相融,稻田是人工濕地,菜園是人工綠地,果園是人工園地,都是“生態之肺”。近年來,農業快速發展的同時,生態環境也亮起了“紅燈”,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就是要大力推廣綠色生產技術,加快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治理,重顯農業綠色的本色。 更加注重生態保育。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長期以來,我國農業生產方式粗放,農業生態系統結構失衡、功能退化。推進奶瓶也綠色發展,就是要加快推進生態農業建設,培育可持續、可循環的發展模式,將農業建設成為美麗中國的生態支撐。 更加注重產品質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突出位置。當前,農產品供給大路貨多,優質的、品牌的還不多,與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快速升級的要求還不能相適應。推出農業綠色發展,就是要增加優質、安全、特色農產品供給,促進農產品供給由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質”的需求轉變。 化肥作為糧食的“糧食”,應從源頭上杜絕染色。而大宗化肥來自散裝化學過程,化肥染色通常是指大宗化肥,如尿素、硝銨、磷銨、氯化鉀、復合肥料等是否需要染色。大宗化肥以提供農作物營養元素為目的,涉農產品應以價廉為第一原則,在價廉的基礎上,再講究“物美”。因此,肥料不宜額外增加成本為“物美”而染色,“本色”為最佳選擇。 科學認識化肥染色 消費者的購物心理:使產品任何時間同一面孔面對用戶。肥料產品被迫要染色,應使用營養型著色劑。 然而,在沒有自己的磷礦石的磷銨生產企業,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礦種很雜導致二銨顏色有差異,為了保持使產品任何時間同一面孔面對客戶,每噸二銨要用2-3kg黃色顏料溶液將產品染色成相同的黃色,但相應每噸產品增加成本20-30元。其實他們并不想染色,只是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 其實,在生產過程中,為防止顆粒粘結影響使用,部分企業在造粒過程中使用包裹油;有的企業為使得產品顏色有別于其他產品,在生產中加入著色劑。包裹油、著色劑的加入只是改變產品的外觀顏色,對增加肥效沒有任何作用,有些物質還可能含有重金屬或其它有害物質,對土壤和作物產生不良影響。因包裹油和染色劑不是造粒過程中必須加入的物質,因此不建議對肥料包裹或染色。 對土壤有危害的、對環境造成污染的染色劑應建立肥料染色劑的負面清單,限制其使用。 倡導肥料不染色的意義重大。2015年中國復合肥產量6500萬噸,其中二次加工復混肥5700萬噸。若不加制止任其蔓延,全部染色,以每噸染色成本25元計,則染色成本高達14.3億元;若5%染色,則為7125萬元。若每噸肥料平均用染色顏料0.1公斤計,肥料全部染色需要5700噸,對土壤污染巨大。若把這些肥料染色劑倒進長江,結果是長江水體全部被染黑。 當前,農田土壤污染狀況堪憂。據2014年4月17日環保部和國土資源部發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全國首次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結果顯示,19.4%的耕地土壤點位超標。以18億畝耕地面積算,中國越3.49億畝耕地被污染。根據公報,全國土壤總得點位超標率為16.1%。重點污染地面積5000萬畝,主要污染物有鎘、汞、砷、銅、鉛、鉻、鋅、鎳,六六六、滴滴涕等,鎘污染最突出,點位超標率7.0%。 |
![]() |
![]() |
相關閱讀 |
硫酸銨:北方市場維穩 南方出貨受阻 |
尿素冬儲市場觀望情緒較重 |
廣東化化肥行情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