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化肥行業競爭愈發激烈,出口關稅取消能否助力行業邁上新臺階? |
來源:南方農村報 2018-12-25 9:57:00 |
據國家財政部消息,經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審議通過,并報國務院批準,《2019年進出口暫定稅率等調整方案》(下稱《方案》)正式發布,自2019年1月1日起,調整部分商品的進出口關稅。其中,化肥、磷灰石、鐵礦砂、礦渣、煤焦油、木漿等94項商品不再征收出口關稅。 出口:氯化鉀、硫酸鉀、復合肥等實行零關稅 《方案》指出,自2019年1月1日起繼續對鉻鐵等108項出口商品征收出口關稅或實行出口暫定稅率,稅率維持不變,取消94項出口暫定稅率。 為適應出口管理制度的改革需要,促進能源資源產業的結構調整、提質增效,自2019年1月1日起,對化肥、磷灰石、鐵礦砂、礦渣、煤焦油、木漿等94項商品不再征收出口關稅。 近幾年來,隨著化肥行業競爭的愈發激烈及化肥市場化進程的深入,業內對化肥出口關稅取消的呼聲從來沒停止過。 2016年12月23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關于2017年關稅調整方案的通知》(稅委會[2016]31號),自2017年1月1日起實施。《方案》決定,取消氮肥、磷肥等肥料的出口關稅,并適當降低三元復合肥出口關稅。2017年12月15日,財政部公布了《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2018年關稅調整方案的通知》(稅委會〔2017〕27號)內容。國務院決定,自2018年1月1日起,適當調整磷礦石和氮磷鉀三元復合肥出口關稅,其他原料和其他肥料進出口關稅政策保持2017年水平。 對于鉀肥出口關稅取消能否助力行業邁上新臺階?中國化工學會化肥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亓昭英認為,鉀肥出口零關稅的出臺與鉀資源產業結構調整與變化相關,“一是國產鉀肥市場進入比較成熟和穩定階段,‘零關稅’對于國產鉀肥的影響不會很大;二是為我國鉀肥走出去在鉀資源豐富的國家建立自己的鉀肥基地,所生產的鉀肥“回哺”國內氯化鉀市場做好了政策準備;三是國內加工型硫酸鉀、硝酸鉀、顆粒鉀肥等鉀肥產品的迅速發展,在國際市場的市場份額、話語權、競爭力的提升。”亓昭英說。 廣東拉多美化肥有限公司市場部長趙佳宗認為,國內化肥生產企業數量多,超大規模企業不多,生產成本較國外高很多,在化肥行業整合未完成前,零關稅在一定程度提高了化肥出口的市場競爭力,但短期內大幅度提升出口量難度依舊很大。 據中國海關數據,2018年1-11月,中國累計出口各種肥料2276萬噸,同比降低了1.5%;累計出口金額65.57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7.8%。尿素累計出口180萬噸,同比降低了55%;磷酸二銨累計出口710萬噸,同比增長了18.7%。1-11月,硫酸鉀和氮磷鉀三元復合肥累計出口量分別為0.77萬噸和34.11萬噸。 對于業內最為關注的鉀肥方面,有國內鉀肥貿易商分析,隨著鉀肥(包括含鉀肥料)出口關稅的取消,國產硫酸鉀將在國際上擁有更強的價格競爭力,加工型硫酸鉀的開工率或有所提高,并帶動國內氯化鉀價格上漲。 進口:尿素、復合肥、磷酸氫銨繼續實行1%進口暫定稅率 根據《方案》,繼續對小麥等8類商品實施關稅配額管理,稅率不變。其中,對尿素、復合肥、磷酸氫銨3種化肥的關稅配額稅率繼續實施1%的進口暫定稅率。繼續對配額外進口的一定數量棉花實施滑準稅,并進行適當調整。 為支持“一帶一路”和自由貿易區建設,加快推進我國與相關國家的經濟貿易合作,營造有利于經濟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外部條件,2019年我國對原產于23個國家或地區的部分商品實施協定稅率,其中進一步降稅的有中國與新西蘭、秘魯、哥斯達黎加、瑞士、冰島、澳大利亞、韓國、格魯吉亞自貿協定以及亞太貿易協定。根據內地與香港、澳門簽署的貨物貿易協議,對原產于香港、澳門的進口貨物將全面實施零關稅。隨著最惠國稅率的降低,相應調整亞太貿易協定項下的孟加拉和老撾兩國特惠稅率。 2019年7月1日起,我國還將對298項信息技術產品的最惠國稅率實施第四步降稅,同時對部分信息技術產品的暫定稅率作相應調整。根據亞太貿易協定規定,對亞太貿易協定項下的特惠稅率進一步降低。 數據顯示,今年1-11月份,我國鉀肥進口量為648萬噸,預計今年總進口量為700萬噸左右,與去年基本持平,“作為世界鉀肥進口大國之一,保持進口量的穩定,更是各鉀肥大國的重要目標市場,此次出口零關稅的實施,還將進一步釋放國內加工型鉀肥的產能,預計未來國內鉀肥進口量還將增長。”亓昭英認為,目前國際鉀肥市場處于上升通道中,進口量的增加將會使得國內鉀肥價格繼續上漲。 增值稅征收政策依然不變 據悉,在出口化肥方面,仍然執行不退稅政策,視同內銷征收增值稅(2018年5月1日起稅率由11%下調為10%);出口有機無機復混肥料、有機肥料等,視同內銷免征增值稅。 在進口化肥方面,仍然征收進口環節增值稅(2018年5月1日起稅率由11%下調為10%);進口硫磺、氨等化肥原料,按16%稅率(2018年5月1日前17%稅率)征收進口環節增值稅。 有行業人士指出,如果化肥恢復出口退稅,表示政策性導向變化,可能會引發新上化肥裝置潮,這樣化肥產能過剩的問題會愈演愈烈。此外,現階段正處于化肥去產能的關鍵階段,出口退稅可能帶來化肥一窩蜂出口,從而造成化肥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戛然而止。 |
![]() |
![]() |
相關閱讀 |
用過的化肥農藥包裝袋 要盡量保留兩年以上 |
近期復合肥走勢不佳下游觀望已然繼續 |
尿素市場預計整體價位穩中偏弱,尚存一定下滑的風險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