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空心菜菌核病的危害癥狀、傳播途徑、發病原因及防控措施 |
來源:網絡 2019-1-4 16:03:00 |
空心菜菌核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嚴重影響了空心菜的生長,降低了農戶們的種植收入。因此,農戶們必須提前采取措施加以防治。本文將帶領大家一起了解空心菜菌核病的危害癥狀、傳播途徑、發病原因及防控措施,供大家參考。 危害癥狀: 空心菜菌核病主要危害莖部和莖基部。發病初期病部現水漬狀褐變,濕度大時長出棉絮狀白色菌絲,引起病組織腐爛或折倒;后期形成黑色鼠糞狀菌核。 傳播途徑: 空心菜菌核病的病原菌遺留在土中,混雜在種子中越冬或越夏�;煸诜N子中的病原菌,隨播種帶病種子進入田間,遺留在土中的病原菌(菌核)遇有適宜溫濕度條件即萌發產出子囊盤,放散出子囊孢子,隨風吹到衰弱植株傷口上,進行初侵染。病部長出的菌絲又擴展到鄰近植株或通過病健株直接接觸進行再侵染,引起發病,并以這種方式進行重復侵染。 發病原因: 1、空心菜菌核病病原菌對水分要求較高,相對濕度高于85%,溫度在15~20℃時利于菌核萌發和菌絲生長。 2、在低溫、濕度大或多雨的早春或晚秋有利于該病發生和流行。 3、連年種植芹菜、葫蘆科、茄科及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塊、排水不良的低洼地或偏施氮肥或霜害、凍害條件下發病重。此外,栽植期對發病有一定影響。 預防措施: 1、實行3年輪作。 2、選用大骨青(青殼)、大雞青、絲蕹等耐寒品種和大雞白、大雞黃、劍葉等耐風雨的品種,可減輕發病。 3、從無病株上選留種子或播前用10%鹽水選種,除去菌核后再用清水沖洗干凈,晾干播種。 4、采用地膜覆蓋,阻擋子囊盤出土,減輕發病。 5、適度密植,及時拔除雜草。 6、設法降低棚內或田間濕度,發現病株及時拔除,攜出田外集中燒毀。以減少菌核形成。 農藥防治: 1、在發病初期開始噴灑50%速克靈或50%撲海因或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及35%菌核光懸浮劑600~8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畝噴對好的藥液60升。隔8~9天1次,連續防治3~4次。 2、棚、室栽植的可使用15%腐霉利煙劑或45%百菌清煙劑,每畝2250克,熏1夜,隔8~10天1次,連續或與其亡方法交替防治3~4次。如噴撒5%百菌清粉塵劑,每畝21kg。采收前5天停止用藥。 |
![]() |
![]() |
相關閱讀 |
蘑菇遲眼蕈蚊怎么防治?有哪些方法措施? |
絲瓜出斑怎么辦 |
無公害防治茄子銹果須知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