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冬小麥除草“凍藥害”的主要成因分析及預防措施 |
來源:網絡 2019-1-14 10:21:00 |
近幾年蘇皖、山東部分區域等,水旱輪作小麥田防除禾本科雜草難度和成本持續增加,尤其是防除禾本科雜草日本看麥娘、看麥娘、硬草、菵草、早熟禾等,年前施藥操作不當遇強降溫低溫后極易發生“凍藥害”。 水旱輪作區年前使用異丙隆為什么容易出現“凍藥害”?有降低“凍藥害”風險的方法嗎?為何推薦水旱輪作區小麥除草劑春季施藥? “凍藥害”主要成因分析 防除日本看麥娘、看麥娘、硬草、菵草、早熟禾等禾本科雜草的主流除草劑ACCase(精噁唑禾草靈/炔草酯/唑啉草酯/肟草酮)、ALS抑制劑(啶磺草胺/甲基二磺隆/氟唑磺隆)抗性逐年增加,防除效果越來越差,真假“菵草”(很多地區把抗性日本看麥娘、看麥娘誤認為是菵草)發生面積的增加。導致生產上采取增加混用異丙隆用量提高除草效果的現象較普遍,藥害風險會因此增大,使用區域已擴展到淮北區域。 異丙隆年前“凍藥害”多發生在12月。受天氣和水稻收獲時間推遲等因素影響,水旱輪作區冬小麥種植時間偏晚,很多區域雜草年前未出齊,小麥未經過低溫環境抗逆性較弱。且冬季年前12月經常出現不可控的大幅度降溫,冬季年前相同時間,水旱輪作區越往北溫度變動幅度越大,也是為什么越往北北區域異丙隆“凍藥害”發生比例較多的原因之一。 異丙隆在土壤中半衰期8~14天,能被麥苗和雜草的根系吸收而發揮作用。異丙隆會降低麥苗的抗凍能力,施藥后短時間內遇霜凍天氣,麥苗容易發生“凍藥害”。施藥量越大,施藥距遇霜凍的時間越短,溫度越低,麥苗受“凍藥害”的風險越大,受害程度越重,嚴重時可能造成死苗。根據往年農戶反饋,施藥后遇強降溫低溫,兩周左右都有異丙隆“凍藥害”發生的案例。 冬小麥除草“凍藥害”的預防措施 1、選擇正確的用藥時間 春季溫度相對穩定,雜草基本已出齊,小麥經過低溫環境抗逆性增強,施藥環境相對穩定,降低低溫藥害風險。所以推薦水旱輪作區春季施藥。 最佳施藥時間為春季,最適施藥溫度為10~20℃,白天施藥時溫度不低于10℃,可以選擇在“冷尾暖頭”施藥。大風天、預計24小時內有降雨或連續陰雨天氣,應停止使用;如未來3~5天有中雨/雪以及以上級別降雨/雪,應停止使用。 需要強調的是,即使是春季,遇到倒春寒、雨雪等強降溫低溫環境,含有異丙隆成分的除草劑依然存在安全性風險,關注未來至少一周天氣變化十分重要。只要正確的按照要求操作,才能將風險降到最低,對于使用異丙隆需要客觀科學正確的認識和理解。 2、選擇正確的藥劑 |
![]() |
![]() |
相關閱讀 |
2019年冬小麥秋播藥劑拌種工作方案制定下發 |
遼寧省農藥抽查不合格率為13.3% |
被當成浮土,不為人知的小麥產量“殺手”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