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藥根腐病的癥狀表現(xiàn)、傳播途徑及預防措施 |
來源:網絡 2019-1-17 15:16:00 |
山藥根腐病是山藥的一種主要病害,主要危害山藥的地下塊莖,發(fā)病嚴重時病株率可達50%以上,嚴重影響山藥的產量與品質。本文介紹了山藥根腐病的癥狀表現(xiàn)、傳播途徑及預防措施,供大家參考。 癥狀表現(xiàn): 塊莖受害首先出現(xiàn)水漬狀小斑點或黃褐色壞死,逐漸發(fā)展成黃褐色、深褐色病斑,組織內部腐爛。高溫多雨季節(jié)病害發(fā)展迅速,有時病部表面產生白色至粉紅色霉狀物,即病原的分生孢子叢。染病植株多葉色不正,葉脈附近退綠或葉緣壞死,最后全株死亡,帶菌塊莖貯藏時也易腐爛。 發(fā)病原因: 根腐病的病原以分生孢子或菌絲體的形式,在土壤中或病殘體上越冬。在高溫多雨條件下,有利于根腐病發(fā)病,天氣時晴時雨、土壤積水、通透性差、地下害蟲活動頻繁的地塊發(fā)病重。 預防措施: 1、山藥栽前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800~1 000倍液,或25%咪鮮胺可濕性粉劑 600倍液,或高錳酸鉀1 000~1200倍液浸種15分鐘或噴灑,進行滅菌處理,以減少或避免種苗帶菌。 2、山藥要與玉米、小麥、蘿卜、西瓜等作物3年輪作1次。常年栽培山藥的老區(qū),應1年輪作1次,有條件可實行水旱輪作。 3、選擇地勢高、濕度低、肥沃疏松土壤播種。秋季整地時,將遺留地表的病殘體翻入土中。同時要利用自然條件,初冬季翻耕土壤、冬季冰凍、春季日曬,使部分病原物失去活力。 4、山藥收獲時,盡可能將遺留病殘體、雜草、腐爛莖集中燒毀,或帶出田外深埋,減少田間病原物。 5、山藥適當密植,加強整枝,改善通透;同時,要注意排水。春夏季注意排水,降低田間濕度。 6、用80%重茬保可濕性粉劑 800倍液,或50%清土可濕性粉劑 800~1 000倍液、50%地菌蟲殺可濕性粉劑 600倍液交替灌根。在病害發(fā)生初期,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或灌根。也可用2.5適樂時懸浮劑1500倍液灌根,每株灌50毫升,發(fā)病初期每7天1次,連灌3~4次。 |
![]() |
![]() |
相關閱讀 |
荔枝菟絲子的危害特點、侵染循環(huán)及防治措施 |
柑橘樹裂皮怎么治 |
棉花如何栽培才能高產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guī)?/a>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