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尿素缺口高達280萬噸,玉米需求會不會出現大幅下降呢? |
來源:農資導報 2019-1-22 8:55:00 |
2018年12月11日,國家農業農村部發布預警:2018/2019年玉米產需缺口繼續擴大,庫存結余量減少3331萬噸,而央視二套報道的缺口高達5000萬噸。數據又在打架,筆者按照自己的思路分析如下: 2016年開始玉米市場化改革,取消玉米最低價收購,當年臨儲拍賣數量為約2200萬噸;2017年臨儲拍賣了約5700萬噸,2018年臨儲拍賣了一億多噸。臨儲拍賣數量的大小反映的是當期產量和需求量之間的缺口(進口較少,忽略不計),這個缺口似乎不斷擴大。 那么是否可以通過臨儲拍賣繼續補充玉米呢?2015年底的臨儲數據是2.36億噸,通過這三年的拍賣,臨儲量下降到了約5700萬噸。國內近兩年的玉米表觀消費量近3億噸,國際糧食庫存消費比安全標準一般需要保持在18%左右,因此通過臨儲拍賣來滿足玉米供應的可能性已經很小。 按照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國的玉米平均產量大約在400公斤/畝,保守地把2017年臨儲拍賣量5700萬噸(大大低于2018年一億噸的拍賣量)作為新一年度的玉米缺口數據,填補這個缺口需要增加1.4億畝玉米播種面積。按照每畝施用尿素20公斤算(18斤純氮),帶來的尿素需求增長將高達280萬噸。僅靠中國的耕地面積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玉米需求,必須大幅增加進口。中國從2018年12月份開始,從烏克蘭和俄羅斯進口了55萬噸玉米,而這個時間段,正是中國新作玉米的上市時間,加上臨儲大量的出庫,如果不是因為缺口巨大,那么不可能支撐桿玉米收購價走高,更不會在這個時間進口。 那么玉米的需求會不會出現大幅下降呢?筆者從以下幾個維度進行分析: 飼料需求 雖然非洲豬瘟疫會造成飼料用量的下降,但一方面會增加從國外進口的豬肉,另一方面其它禽類的飼料消費會增長,因此,從全球看,玉米的需求并不會下降。 深加工 2020年全國將全面使用生物乙醇汽油,而當前的生物乙醇主要還是玉米。淀粉行業可能會受影響,但減量部分基本能被生物乙醇所對沖。 替代 2018年小麥臨儲收購減少了2千多萬噸,而小麥的價格仍然高于玉米價格,農業農村部發布的信息是小麥去庫存加速,供求將趨于平衡,因此小麥對玉米的替代能力并不強。進口高粱、大麥、木薯、酒糟的量即使增加,也很難達到千萬噸級。 高價格抑制需求 高價格即使對玉米需要求有所抑制,但正好利于提高農民種玉米的積極性。 玉米巨大的缺口將可以對沖所有農產品價格低迷的影響,給尿素市場提供了最堅強的需求側支撐。最后,用美國USDA的2018年11月份的全球玉米平衡表來結束本次的分析:2017年11月份全球玉米庫存消費比為31.4%,2018年下降到了14.39%,同比下降了17個百分點,也是自2012年以來全球庫存消費比最低的一年,這意味著中國從全球大量進口玉米的可能性并不大。 筆者大膽預測,農產品(除水稻)將是今年表現較好的大宗商品之一,因此,有理由相信全球的化肥需求會增長,而不是下降。 文章來源:農資導報(訂閱號:nzdbwx) 作者:余雷 |
![]() |
![]() |
相關閱讀 |
鉀肥:下半年國際市場展望-9.25日 |
出口關稅政策影響著磷肥市場 |
周初氯化鉀高位持穩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