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甘蔗白螟的形態特征、危害、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
來源:網絡    2019-2-13 14:30:00
    

    白螟在甘蔗生長過程中常常出現,常常給農戶們造成嚴重的損失。因此,農戶們必須提前采取措施加以預防。本文為大家總結了甘蔗白螟的形態特征、危害、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參考。

甘蔗白螟的形態特征、危害、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

    形態特征:

    1、幼蟲:幼蟲體長20-30毫米,體乳黃白色,前胸背板淡橙黃色,蟲體肥大而柔軟,多橫皺,胸足短小,腹足退化。

    2、蛹:雌蛹體長16-18毫米,雄蛹13-14毫米。體色乳黃至乳白色,雌蛹后足達第六腹節基部,雄蛹后足達第七腹節的一半。腹末寬而帶圓形,橙黃色。

    3、成蟲:雌蛾翅長15-17毫米;雄蛾翅長12-18毫米。體色純白有光澤。前翅長而頂角尖。雌蛾腹部末節末端有橙黃色絨毛。

    4、卵:卵集合成卵塊,上披橙黃色絨毛。卵扁平短橢圓形,大小約1.3-1.1毫米。

    危害:

    甘蔗白螟以初孵幼蟲最初由心葉蛀入,食成一條直道,初期不表現枯心,被蛀食的心葉伸長展開后,呈現帶狀橫列的蛀食孔,食痕周圍呈褐色或逐漸枯死。幼蟲成長后,侵入生長點為害,造成枯心苗。當成長甘蔗被害成枯心時,抽出多條側芽,造成梢端“掃帚狀”,有的蛀害莖節。

    發生規律:

    甘蔗白螟在廣東、臺灣一年發生4~5代,海南5代越冬及蟲源。主要以老熟幼蟲在蔗株梢部的隧道里越冬。

    甘蔗白螟成蟲晝伏夜出,有趨光性多把卵產在蔗苗葉背面初孵幼蟲行動活潑,常吐絲下垂借風飄蕩分散,一般每株有1頭幼蟲幼蟲多從尚未展開的心葉基部蛀入,向下蛀害呈直道,心葉展開后呈現帶狀橫列的蛀食孔稍長大后為害生長點,田間出現枯心苗和掃把蔗老熟幼蟲化蛹在蔗莖里,羽化時沖破薄繭爬出。在廣東分別在4月上旬、6月下旬、7月下旬、9月上旬和10月下旬出現5次為害高峰臺灣主要在幼蔗期和秋植蔗的10~12月、3~4月有2個為害高峰。

甘蔗白螟的形態特征、危害、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

    1、秋耕時,拾凈谷茬、黍茬等,集中深埋或燒毀,谷草須在4月底以前鍘碎或堆垛封泥,以減少越冬蟲源。

    2、甘蔗播種期可因地制宜調節,設法使苗期避開成蟲羽化產卵盛期,可減輕受害。

    3、下種時每畝用3%呋甲合劑4~5千克或3.6%殺蟲雙顆粒劑千克撒施。

    4、發現甘蔗白螟危害時,可選用1.5%甲基對硫磷粉劑2千克,拌細土20千克制成毒土,撒在蔗苗根際,形成藥帶,效果也好。

相關閱讀
玉米卷葉是什么原因?農戶們該如何應對?
棉花吐絮期管理很關鍵
豆角種類有哪些,怎樣種植豆角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