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草莓輪斑病的危害癥狀、發病規律及防治措施 |
來源:網絡 2019-3-28 16:20:00 |
草莓輪斑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在全國各種植產區均有分布,嚴重時可造成葉枯苗死。因此,農戶們必須采取措施加以防治。今天小編將帶領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草莓輪斑病的危害癥狀、發病規律及防治措施,供農戶們參考。 危害癥狀: 草莓輪斑病主要危害葉片、葉柄和匍匐莖。發病初期,在葉面上產生紫紅色小斑點,并逐漸擴大成圓形或近橢圓形的紫黑色大病斑,此為該病明顯特征。病斑中心深褐色,周圍黃褐色,邊緣紅色、黃色或紫紅色,病斑上有時有輪紋,后期會出現小黑斑點(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嚴重時病斑連成一片,致使葉片枯死。病斑在葉尖、葉脈發生時,常使葉組織呈“V”字形枯死,亦稱草莓“V”型褐斑病。 發病規律: 病原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器在病葉組織內或隨病殘體遺落土中越冬,成為第2年初侵染源。越冬病原菌產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濺射傳播進行初侵染,后病部不斷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多次再侵染,使病害逐步蔓延擴大。遇高溫干早,病情受抑,但如遇溫暖多濕,特別是時晴時雨的天氣類繁出現,病情又擴展,品種間抗性有差異。 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 ⑴長新葉時期密切觀察,及時發現和控制病情,及時清除銷毀病葉。 ⑵培育無病種苗。 ⑶收獲后及時清潔田園,將病殘體集中于田外燒毀埋葬,消滅越冬病菌。 ⑷選育優良抗病品種,如章姬乙娳女、杜拉可等。 2、藥劑防治 ⑴長新葉時期使用適量的殺菌劑預防。 ⑵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在移栽前浸苗10-20分鐘,曬干后移植。 ⑶發病初期用80%大生6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溫室可用5%百菌清粉塵劑每畝1千克噴粉防治。 |
![]() |
![]() |
相關閱讀 |
用什么法應對茄子果腐病 |
花椒落果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治 |
李子小食心蟲有哪些危害,如何防治?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