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冬瓜瓜薊馬的為害癥狀、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
來源:網絡 2019-4-1 17:55:00 |
冬瓜瓜薊馬是冬瓜生長期間出現的一種蟲害,在全國各地分布廣泛,嚴重影響了冬瓜的品質及產量,降低了農戶們的種植效益。因此,農戶們必須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防治。以下內容為大家詳細總結了相關技術知識,希望能夠幫助農戶們防治冬瓜瓜薊馬。 為害癥狀: 以成蟲和若蟲銼吸植株心葉、嫩芽、嫩葉、嫩梢、花和幼瓜的汁液,使被害植株心葉不能正常展開,嫩芽、嫩葉卷縮,生長點萎縮變黑枯焦出現叢生現象,癥狀與冬瓜病毒病極其相似,莆田瓜農稱之“無頭瘋棵”。受害嫩梢變硬縮小,茸毛呈褐色或黑褐色,節間縮短,植株矮化;受害葉片向正面卷縮,有的似小勺;受害花蕾不能開放而脫落;受害幼瓜出現畸形,茸毛變黑褐色,生長緩慢,嚴重時造成落瓜。 發生規律: 長江流域一年發生10~12代,世代重疊嚴重。多數以成蟲在寄主、雜草上,或在土塊、磚縫下及枯枝落葉間越冬,少數以若蟲越冬。 常年5月中下旬始見,保護地內發生期提早到4月下旬,6~7月蟲量上升,8月下旬~9月進入發生和危害高峰,以秋瓜受害最重,秋瓜收獲后成蟲逐漸向越冬寄主轉移。 成蟲對黃色和植株的嫩綠部位有趨性,爬行敏捷、能飛善跳、怕強光,當陽光強烈時則隱蔽于植株的生長點及幼瓜的茸毛內,遷飛都在晚間和上午。成蟲壽命7~40天,可營兩性生殖或孤雌生殖。卵大多散產于寄主的生長點、嫩葉、幼瓜表皮下及幼苗的葉肉組織內,平均每頭雌蟲產卵量50粒左右。卵孵化都在白天,近傍晚時最多。初孵若蟲有群集現象。1~2齡若蟲多數在植株上部嫩葉或幼瓜的毛叢中活動和取食,行動活潑,少數在葉背危害,老熟若蟲有自然落地入土靜伏發育為成蟲的習性。 防治措施: 1、生物防治——捕食性天敵 用于防治瓜薊馬的天敵主要有捕食螨和小花蝽等。 2、物理防治 瓜薊馬對藍色有趨向性,懸掛黃板和藍板監測和防治。此外,可以與引誘劑相結合,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懸掛的數目,在溫室中分成兩排,兩張之間的距離間隔3m。 3、化學防治 瓜苗2~3片真葉后,當單株心葉查見2~3頭薊馬時應用藥防治,若蟲量大時,每7~10天防治1次,連續防治3~5次。48%毒死蜱乳油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氰戊菊酯乳油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25兌水40~50千克噴霧。 |
![]() |
![]() |
相關閱讀 |
苧麻莖腐病該怎么防治?有哪些方法措施? |
大棚絲瓜高效育苗技術 |
上海青黑斑病危害癥狀有哪些?農戶們該怎么防治?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