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草甘膦生命周期還很長,草銨膦不可能成為草甘膦的替代品? |
來源:農藥市場信息 2019-4-9 10:26:00 |
一、關于美國聯邦法院二審裁定草甘膦致癌案件說明 2019年3月27日,根據經過一周的審議,由五名女性和一名男子達成了一致判決,支持原告埃德哈德曼。美國聯邦法院二審裁定孟山都對EdwinHardeman罹患癌癥負有責任,并被勒令賠償8,000萬美元。在做出決定時,陪審團認為孟山都沒有證據證明是其他原因導致Hardeman致癌的,因此判定Hardeman勝訴。 該判決標志著2月25日開始的密切關注的兩部分審判的第一階段結束。在初始階段,陪審團的任務是決定科學是否支持Roundup及其活性成分草甘膦可以引起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及它是否引起哈德曼的癌癥,在第二階段決定損害賠償和其他要求。 目前拜耳提起了上訴,根據美國法律及程序,預計該案還將反復并進行較長時間。 18年孟山都在加州有過類似訴訟中,同樣原告約翰遜的律師認為無需證明除草劑是導致癌癥的唯一原因,只需證明除草劑對他的病情是“重要的誘因”之一。孟山都發言人稱,在加州法律下,約翰遜只需證明,如果沒有接觸“農達”除草劑他就不會患上癌癥。最后案件本身回到關注孟山都沒有在產品上貼上風險提示的標簽及科學使用方式,案件不具備普遍適用性問題。 事實上,包括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下的農藥殘留聯席會議(JMPR)、美國環境保護署(EPA)、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等在內的世界各地的監管部門和獨立的科研機構均就草甘膦的安全性進行過評估,得出一致的科學評估意見,即:按標簽說明使用草甘膦是安全的, 不會給人類健康帶來任何不合常理的風險。 美國環保署的人類健康評估從飲食、居民/非職業、累積和職業暴露幾個方面進行了評估,此外,EPA還對草甘膦癌癥數據庫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包括來自流行病學、動物致癌性和遺傳毒性研究的數據。根據這些調查和數據,美國環保署認為,草甘膦不可能對人類致癌,食物和水中殘留的草甘膦也很容易滿足人類“安全”食用的要求。 2017年11月9日,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NCI)也發表研究論文,明確表示通過長期觀察4萬多名接觸草甘膦的人群,可以證實“草甘膦與任何人類實體瘤和白血病毫無關聯”。 2019年1月16日,加拿大衛生部宣布:草甘膦可繼續安全使用證據確鑿,駁斥了有關使用孟山都Roundup除草劑致癌的論點。加拿大有害生物管理局已于2017年對草甘膦進行了評估,并批準其在一些附加的標簽要求下,在加拿大繼續使用。這項評估對1300多項不同的研究進行了分析,結論是只要草甘膦在正確的標簽要求和方式下進行使用,就不會對人類或環境構成風險。 二、關于越南農業和農村發展部禁止使用草甘膦的說明 近日國內媒體相繼有報道:越南農業和農村發展部于3月24日宣布即日起禁止所有含有草甘膦的除草劑產品的進口和貿易,并且將在不久的將來徹底禁止草甘膦在越南使用。還有報道:越南農業部植保部門負責人Hoang Trung表示,“美國關于第二次裁定草甘膦與癌癥相關的判決信息一經確認,我們就立刻禁止了含有這種活性成分的除草劑。并且,在不就的將來越南將徹底禁止草甘膦在越南的使用。” 對此公司同越南合作伙伴以及相關媒體核查,沒有發現文件信息和相關報道,估計是國內證券市場尋找行業題材概念。目前越南出口貨物正常清關,無任何影響。2017年越南草甘膦用量為13000噸,全球占比1 %,是越南用量第二大的除草劑(第一大是丙草胺),占越南除草劑市場的15%。 三、草甘膦生命周期還很長,較長時間內沒有替代品 草甘膦大規模應用于轉基因作物,所以草甘膦的質疑言論一直存在,其與轉基因作物也一直捆綁著。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2017年為1.9億公頃,同比增長2.5%;相比于2007年的1.14億公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5.2%,預計未來仍將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穩定增長。 全球草甘膦除草劑主要用于轉基因作物如大豆、玉米和棉花等。沒有除草劑草甘膦,糧食將面臨重大的挑戰。無論是否有類似案件的發生,或轉基因的激烈討論,可預見的數十年內都將不會影響草甘膦行業態勢。 一方面由于是草甘膦應用時間長、范圍廣,對全球作物保護有著決定性作用。草甘膦經過40多年的應用,憑借其廣譜、高效、低毒、低殘留、環境影響小的特性在普通農作物領域普及率較高。草甘膦是全球最大宗的除草劑品種,占全球農藥總用量的15%左右,占全球除草劑40%的市場份額,全球市場規模56.61億美元。2017年全球草甘膦產能106.5萬噸/年,其中孟山都產能38萬噸/年,國內產能為68.5萬噸/年,國內產能占64.3%。由于中國目前每年需要進口近1億噸大豆,基本都是轉基因產品,為維護中國食品安全,預計不久的將來中國已將放開轉基因大豆、玉米的種植,這將會進一步長期利好草甘膦市場。 另一方面是新品種研發成本高、時間長、風險大。據農化行業研究公司 Philipps McDougal在2016年估計2010年以來每一種新的農藥化學成分的開發成本近3億美元,而且耗時10年以上。由于農藥對環境、生態的影響需要長達十年甚至數十年的檢驗、監測,才能確定新農藥是否應用?一個農藥產品在全球監管注冊成本就需要數億美元。在這個背景下,幾乎沒有企業有動力開發一個新產品替代一個已經被市場證明是安全可靠的產品。 三是新產品需要完善產業鏈的配套。農化行業需要一個很完善的產業鏈進行配套,中國用了30多年的時間完成的產業鏈的建設,這在其他國家不可能再實現,因其勢必與環境、經濟成本、時間成本息息相關。要想再在其他國家建設這個產業鏈幾乎是不可能的,草甘膦生產的格局仍會是為中國與美國所支配。 四、草銨膦不可能成為草甘膦的替代品? 草銨膦廣泛用于果園、葡萄園、馬鈴薯田、非耕地等防治一年生和多年生雙子葉及禾本科雜草,細分市場接受度較高。中國農藥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6年油菜、果園、非農、大豆、棉花、玉米等領域為草銨膦的主要使用方向,六大領域合計使用量占當年草銨膦總使用量的94.3%。加拿大、美國、中國分列草銨膦前三大消費國,當年使用量占比分別為38.2%、15.2%、12.1%。其中,加拿大因耐草銨膦轉基因油菜滲透率極高,故使用量較大;我國百草枯逐步禁用引發了市場真空,草銨膦在國內迎來穩定放量。 此外,由于抗草甘膦作物的廣泛種植致使具有抗草甘膦的雜草亦逐漸增多且抗性更強,草銨膦與草甘膦復配,對惡性雜草、抗性雜草有特效。目前草銨膦制劑為了解決南美草甘膦抗性雜草,只是草甘膦的一個補充,市場不會和草甘膦一樣占到主導地位。以當前草銨膦15萬元/ 噸和草甘膦2.8萬元/噸的價格比對,使用草銨膦除草成本大約是使用草甘膦的3-5倍。目前草銨膦更多用于經濟作物除草,或草甘膦與草銨膦兩者復配使用,無法作為替代草甘膦的主要除草劑應用。 未來草銨膦需求增加主要增加主要來自三部分,一是在全球范圍內繼續對百草枯水劑的替代,二是草銨膦與草甘膦復配制劑應用的增加,三是抗草銨膦轉基因作物的推廣。 綜上,草銨膦現因其工藝成本高、目標作物的局限等原因,草銨膦尚不具備替代草甘膦的可能性。 |
![]() |
![]() |
相關閱讀 |
一例高風險除草藥方致水稻受害辨析 |
濱州:今年農藥連鎖經營試點完成明年將全面推行 |
富美實新型殺菌劑—氟茚唑菌胺,年峰值銷售額或將達3.50億美元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