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花椒柳藍葉甲的形態特征、生活習性及防治方法 |
來源:網絡 2019-4-10 17:12:00 |
花椒柳藍葉甲是一種食葉害蟲,常常導致花椒樹葉片受損,降低了花椒的產量,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以下內容為大家詳細總結了花椒柳藍葉甲的形態特征、生活習性及防治方法,供農戶們參考。 形態特征: 成蟲 體長4mm左右,近圓形,深藍色,具金屬光澤,頭部橫闊,觸角6節,基部細小,余各節粗大,褐色至深褐色,上生細毛;前胸背板橫闊光滑。鞘翅上密生略成行列的細點刻,體腹面、足色較深具光澤。 卵 橙黃色,橢圓形,成堆直立在葉面上。長1mm,寬0.5mm,長橢圓形,初產時淺黃色,顏色逐漸加深,孵化前深黃色,直立于葉片上,以葉背數量較多。 幼蟲 體長約6mm,灰褐色,全身有黑褐色凸起狀物,胸部寬,體背每節具4個黑斑,兩側具乳突。一齡幼蟲體長 頭黑色,體灰黃色; 二齡幼蟲體長2.4-3mm; 三齡幼蟲有土黃色和黑色兩種,體長3.0-4.0mm; 四齡幼蟲體長4.2-6mm,體較頭寬,三對足,體背有 6 個黑色瘤狀突起。 蛹 長4mm,橢圓形,黃褐色,腹部背面有4列黑斑。蛹體長 3. 5 mm,寬 2. 5 mm,足黑色,頭黑色,軟鞘翅上有黑色點,腹部背面中間有 6 個黑斑成兩列,體兩側有 6 個小黑點。化蛹前將老熟幼蟲的皮黏附在腹部端,蛹為離蛹。 生活習性: 該蟲在西北地區每年發生1代,以成蟲在地表覆蓋物下、地埂淺土層內越冬。第二年春季花椒、楊、柳發芽時,越冬成蟲出土上樹取食嫩葉,3~4天后成蟲進行交配,雌蟲將卵產在葉背,豎立單層排列為塊狀,成蟲-一生可以多次交配、多次產卵。每頭雌蟲可產卵5~6塊,每塊數十粒。卵經7天左右孵化為幼蟲,孵化盛期為5月中下旬。初孵化幼蟲取食卵殼表面黏液,1≈~2 天后幼蟲群集于葉背,啃食葉肉,殘留表皮,2齡分散取食,3齡幼蟲老熟后爬至樹基部周圍淺士層中做土室化蛹。6月下旬開始化蛹,7月上旬為化蛹盛期,蛹期20~25天。7月中下旬成蟲羽化后活動為害,但不再交配產卵。成蟲期當氣溫超過25℃時,潛伏土中越夏,9月中旬上樹為害,10月中下旬下樹,潛伏在枯枝落葉、雜草下,隨氣溫下降而潛入2~4 厘米深的土內越冬。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花椒園附近禁止栽種楊、柳等寄主樹木,減少宿主,縮小活動范圍,以減輕對花椒的為害。冬、春季清掃或鏟除椒園內的雜草、落葉,集中燒毀,可消滅部分越冬成蟲。利用成蟲的假死習性,早春越冬成蟲,上樹為害時,人工振落捕殺,或利用成蟲產卵成堆的習性,人工摘除卵塊,集中深埋或燒毀。 2、藥劑防治 成蟲和幼蟲發生為害期,可用80% 敵敵畏乳油1000~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4. 5%高寶乳油2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2500倍液,樹上均勻噴霧。 |
![]() |
![]() |
相關閱讀 |
油菜大猿葉蟲的特征及防治法 |
防治甘薯斑點病須知 |
防治大麥條紋病注意事項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