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荔枝后黃小卷蛾的形態特征、生活習性及防治方法
來源:網絡    2019-4-17 17:38:00
    

    在荔枝種植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后黃小卷蛾等病蟲害,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為了幫助農戶們更好的種植荔枝,本文為大家詳細介紹了荔枝后黃小卷蛾的形態特征、生活習性及防治方法,詳情如下:

荔枝后黃小卷蛾的形態特征、生活習性及防治方法

    形態特征:

    成蟲

    雌蟲體長7-9mm,翅展20-26mm;雄蟲體長6-8mm,翅展18-20mm。頭、胸部為暗褐色,腹部為黃褐色。雌蟲觸角絲狀,長約為前翅的1/3。前翅略呈長方形,深褐色,有不規則的網狀線紋,翅基約1/4處有3條黑褐色的細小斑紋。頂角深褐色。后翅近三角形,淡黃色,基部附近較淡,外緣鑲有灰自色的緣毛,近頂角的緣毛灰黑色。雄蛾體色濃暗,前翅基部和中部黑褐色,近基部有一扇形豎起的鱗毛叢,初羽化時毛叢豎起明顯,隨后向后卷曲,頂角區黑褐色。

    卵

    橢圓形,長徑0.9-1.0mm,橫徑0.6-0.67mm;卵殼具不規則的網紋。卵粒魚鱗狀排列呈塊狀,初產時為淡黃色,后漸變成淡褐色。

    幼蟲

    末齡幼蟲體長22一23mm,寬1.9一2.0mm。頭黑褐色,前胸背片漆黑色,其余部分為淡紅褐色。胸前足黑色,中足淡褐色,后足淡黃色;腹足趾鉤環狀,單行3序,臀足趾鉤單行單序橫帶。

    蛹

    長11.5一12.0mm,寬3.5-3.7mm。初蛹淡黃色,后漸變儲黃色,將羽化時深褐色。頭前端突出,胸背蛻裂線明顯。舌狀突后端尖小,并伸至后胸的2/3處,沿后突周緣的后胸背有一明顯且均勻下陷的凹溝。但第一腹節的背面前中央則沒有凹陷部分.這一特征可與小黃卷蛾區分開來。腹末具8根臀棘。

    生活習性:

    在福建一年發生6代,以第六代幼蟲越冬。在廣西南寧一帶,每年3月上、中旬越冬成蟲先后羽化。成蟲多在清晨羽化,自天隱蔽樹一冠內靜息,夜間行交尾產卵活動。交尾盛期于夜間8一11時,下半夜或次晚即可產卵。雌蛾一生大多產卵2塊,每塊有卵約120粒。卵塊產在葉片背面主脈附近或凹陷部分。幼蟲孵化后吐絲將葉片卷成苞或將花器結成小團,然后潛入其中取食危害,隨著蟲齡的增長,蟲苞也隨之加大。大齡的幼蟲可咬食花穗的嫩梗或新梢嫩莖,使其上部枯死。幼蟲行動不很敏捷,但受強烈擾動時可前后跳躍下墜并重新結苞危害。幼蟲平均歷期25-43d。老熟幼蟲有的在危害部化蛹,有的則轉移到其他疊置的葉間吐絲粘連后化蛹其中。

    卵易被赤眼蜂寄生。幼蟲常被草嶺、蜘蛛捕食和被小蜂寄生,故此種害蟲一般數量不大。

荔枝后黃小卷蛾的形態特征、生活習性及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①加強管理,合理施肥,促使每批新梢抽發整齊健壯,縮短嫩梢期,減少卷葉蛾產卵和繁殖最短時間,以減輕危害。

    ②冬季清園,修剪病蟲害枝葉,清除枯枝落葉,減少越冬蟲口基數。

    ③結合中耕除草,鏟除果園內的雜草,消除部分蟲源。

    人工防治

    在新梢期、花穗抽發期和幼果期,結合疏花疏果疏梢,捕殺或剪除卷葉蟲苞或受害的花穗、幼果等;巡視果園時隨時摘除卵塊和蛹,捕捉幼蟲和成蟲。

    物理防治

    成蟲盛發期用黑光燈或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或用糖醋液誘殺(糖醋液=2份紅糖+1份黃酒+1份醋+4份水)。

    生物防治

    第一、二代成蟲產卵期釋放松毛蟲赤眼蜂或玉米螟赤眼蜂,每代放蜂3-4次,間隔期5-7d,每公頃放蜂量為30萬-40萬頭。

    藥劑防治

    掌握在形成卷苞之前的低齡幼蟲期噴藥,藥劑可選用:每克含100億個抱子Bt制劑800倍液、25%除蟲脈可濕性粉劑1500一2000倍液、4.5%高效氯氟氰菊酷乳油1000一1500倍液、2.5 %嗅氰菊酷乳油1000一1500倍液、20%甲氰菊酷乳油1000一1500倍液、48%毒死蟬乳油1000一15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1500一2000倍液、2%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2000一2500倍液。

相關閱讀
番茄空洞果怎么治
建蔬菜地下育苗床的方法
番茄青枯病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