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棉花棉蚜的危害特點、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 |
來源:網絡 2019-4-23 17:57:00 |
棉蚜是棉花產區的主要害蟲之一,對棉花的品質及產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降低了農戶們的種植效益。今天小編將帶領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棉花棉蚜的危害特點、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希望能夠對農戶們有所幫助。 危害特點: 棉蚜以刺吸口器刺入棉葉背面或嫩頭吸食汁液。苗期受害,棉葉卷縮,開花結鈴期推遲造成晚熟減產;成株期受害,上部葉片卷縮,中部葉片現出油光,下位葉片枯黃脫落;蕾鈴受害易落蕾,影響棉株發育;有的造成落葉而減產。 發生規律: 苗蚜發生在出苗到6月底,5月中旬-6月中下旬至現蕾期進入為害盛期,一般10多天繁殖一代。棉蚜適應偏低的溫度,氣溫高于27℃繁殖受抑制,蟲口率降低。伏蚜發生在7月中下旬至8月,適應偏高的溫度,27-28℃大量繁殖。大雨對棉蚜抑制作用明顯。但時晴時雨的天氣會迅速增殖。一般伏蚜4-5天就增值一代,田間世代重疊。 防治方法: (一)農業防治。實行棉麥輪作,利用小麥屏障作用阻止有翅蚜向棉田遷飛,又便于麥株的天敵向棉株轉移,加強了棉田的調節自控能力。 (二)利用天敵。麥田治蚜時用不殺傷天敵的選擇性殺蟲劑,如氟啶蟲胺腈,以保護天敵向棉田轉移。棉田插種高粱,招引天敵,可以很好的控制伏蚜。7月中旬棉花封行以后,如遇連續降雨一周,雨后氣溫上升到26℃以上,蚜霉菌可流行,控制蚜蟲為害。保護利用天敵最重要是不要隨便用藥,瓢蚜比在1:150以下就不要用藥。 (三)藥劑防治。苗蚜百株3葉蚜量2500頭或以出現卷葉株為防治指標,伏蚜平均單株上、中、下3葉蚜量200頭作為防治指標。棉蚜發生達到防治指標時正處于點片為害階段,應進行局部針對性噴霧,避免大面積用藥。可用吡蟲啉、啶蟲脒、阿維菌素和氟啶蟲胺腈等低毒高效殺蟲劑,也可結合防治二代棉鈴蟲兼治伏蚜。 |
![]() |
![]() |
相關閱讀 |
絲瓜出斑怎么辦 |
芒果煤煙病的危害、發病時間、發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
辣椒綿腐病的發病癥狀、發病規律及防治辦法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