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一季度,肥料市場啥情況?后市又將如何 |
來源:農資導報 2019-5-16 8:53:00 |
近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發布了《一季度石油和化學工業經濟運行報告》,報告顯示, 化學工業中,農藥等營業收入在今年一季度的增速為12.1%,相對領先;而肥料制造營業收入增長僅為1.7%。而且,小編細讀發現,今年一季度,化肥產量增長,消費下降、利潤收窄,這背后到底啥原因?后市又將如何呢? 今年一季度,肥料市場啥情況? 一季度,國內化肥市場總體弱勢運行,價格低位震蕩。比較而言,鉀肥漲幅相對較大,復合肥跌幅較大。監測顯示,3月份尿素市場均價為1990元/噸,環比上漲6.4%,同比漲幅4.2%;磷酸二銨均價2710元/噸,環比上漲0.7%,同比漲幅0.4%;磷酸一銨均價2320元/噸,環比上漲2.1%,同比跌幅4.5%;國產氯化鉀均價2410元/噸,環比回調2.8%,同比漲幅12.1%;45%硫基復合肥均價2290元/噸,環比上漲1.8%,同比跌幅6.5%。 化肥總產量小幅增長。1~3月全國化肥產量(折純,下同)1330.9萬噸,同比增長2.4%。其中,氮肥產量857.9萬噸,增長2.2%;磷肥產量329.9萬噸,下降3.3%;鉀肥產量143.0萬噸,增幅21.0%。1~3月,農藥原藥產量(折100%)48.8萬噸,同比下降3.4%,其中除草劑(原藥)產量22.8萬噸,增長11.0%。1~3月農用薄膜產量26.0萬噸,下降6.8%。 化肥消費繼續下降。1~3月,全國化肥表觀消費量(折純,下同)1294.1萬噸,同比下降4.1%。其中,氮肥表觀消費量733.3萬噸,降幅5.3%;磷肥表觀消費量252.0萬噸,下降14.6%;鉀肥表觀消費量308.8萬噸,增長11.1%;磷酸二銨(實物量)表觀消費量299.9萬噸,下降11.4%。 利潤降幅明顯收窄。1~3月,農藥等利潤保持較快增長,增速為26.1%;肥料制造利潤降幅為11.7 %。 肥料后市行情如何? 目前,國內化肥市場供需保持基本平穩,消費持續下降,出口強勁回升;但成本上漲較快,企業效益仍在下滑,但明顯減緩。根據市場和價格走勢判斷,二季度國內化肥市場價格總體可能呈現震蕩回升格局,但升幅有限。 背后啥原因? 自去年以來,我國化肥行業保持穩中向好的運行態勢:供需基本穩定,價格高位運行。但值得關注的是,下游需求低迷、出口形勢嚴峻等仍困擾行業發展。此外,安全環保政策趨嚴也給行業帶來了極大挑戰。 化肥需求低迷 從需求側看,化肥消費量受農作物總量減少影響,呈下降趨勢。山東省化肥和煤化工行業協會高級顧問楊春升表示,為保護土地,國家在逐步推行耕地修復、實行休耕輪作,鼓勵施用有機肥取代化肥,推廣應用各種功能性新型肥料和有機肥,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努力提高化肥利用率,這些措施都導致化肥施用量減少。 據統計,2016年,全國農用化肥使用量5984萬噸(折純),比2015年減少41.5萬噸,這是自1974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2017年,國內化肥消費量進一步下降至5859.4萬噸;2018年,國內化肥消費量在5100萬噸左右,表觀消費總量降幅為4.9%。 楊春升指出,農業種植結構及農業補貼政策的調整,也直接影響著化肥使用量。三大主糧播種面積減少,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化肥需求。 據介紹,2018年我國耕地輪作休耕試點面積比上年翻一番,擴大到2400萬畝。三大主糧中玉米播種面積下降0.6%,小麥播種面積下降1%,稻谷播種面積下降1.8%。 化肥出口受限 從國際市場看,2016年以來,國外化肥新增產能進入釋放期,其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化肥與國內以煤為原料的化肥相比,價格優勢不斷擴大,致使我國化肥出口困難。 以尿素為例,我國2014年和2015年連續兩年出口量都超過1300萬噸,出口規模占全球尿素貿易總量的30%左右。2016年我國尿素出口887.07萬噸,同比下降35.6%;2017年出口465.6萬噸,同比下降47.5%;2018年出口244.7萬噸,同比下降47.5%。國內產能對尿素出口的依賴度也從2015年的20%多,降至2018年的5%左右,預計今年尿素出口量仍將下降。 |
![]() |
![]() |
相關閱讀 |
油價下跌,肥料市場風平浪靜 |
安徽冬儲尿素價格再現上漲勢頭 |
假冒“綠速達”如何瞞天過海、屢打不絕?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