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蒼術菌核病的發病癥狀、發病規律及防治措施 |
來源:網絡 2019-6-17 17:02:00 |
蒼術菌核病是一種新病害,主要為害蒼術根部及莖部,常常導致全株枯死,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阻礙了蒼術種植產業的發展。為了幫助農戶們更好的應對蒼術菌核病,本文為大家詳細總結了其發病癥狀、發病規律及防治措施,詳情如下: 發病癥狀: 為害初期,植株下部老熟葉片變黃枯萎,并逐漸向上蔓延至整個植株枯死。莖基部和根莖呈黑褐色腐爛。表皮層腐爛露出里層纖維組織,病健分界不明顯。空氣濕度大時,生成白色絮狀菌絲,后期發病部位形成卵圓形或不規則的、直徑約0.8~6.9 mm的黑色菌核。 發病規律: 蒼術菌核病菌為雪腐核盤菌Sclerotinia nivalis Saito。該病菌在PDA平板上培養,圓形菌落,有發達的氣生菌絲,絨毛狀。菌絲初期為白色,后期成肉桂色。菌絲有直角分支,分支處有縊縮,平均直徑約6.0 μm,最大直徑為12.5 μm。培養后期出現白色菌核,逐漸膨大,形成黑色菌核,大小不一,直徑(0.5~3.3)×(0.6~4.4) mm。初步研究發現,蒼術菌核病的菌絲生長最適溫度為20 ℃,最低溫度5 ℃仍可生長。偏酸性環境利于病原菌的生長。初春低溫土壤,大部分病原菌受到了低溫限制,為菌核病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間。推測其在病殘體上越冬,初侵染源主要是菌核萌發產生的菌絲或者為土壤及種苗攜帶的菌核。 防治措施: 蒼術以根莖入藥,生產上建議使用常見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藥劑處理種苗以防治為主,避免過量使用不常見的高效化學試劑灌根,以免殘留影響蒼術品質。蒼術發病初期,可用低毒低殘留的高效藥劑進行防治。 對常見根部病害,可選25%阿米西達懸乳劑稀釋1 000~1 500倍、10%世高水分散粉稀釋1 200~1 500倍或者70%的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稀釋400~500倍在畦面噴霧防治。另外,蒼術根部和根莖部病害用甲基托布津防效較好,也可用多菌靈。 從6月中旬起至9月中旬,交替使用各種藥劑,15~20 d/次。蒼術種植過程中,使用波爾多液,易使蒼術莖稈、葉柄變脆,葉片質地變厚,易倒伏折斷,抗風力減弱。 田間發現感病植株,應立即帶土鏟除,于地塊以外的地方銷毀,并用1%石灰水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稀釋1 000倍液澆灌,對病區進行消毒處理,防止病害蔓延。 |
![]() |
![]() |
相關閱讀 |
提高冬季蔬菜抗凍能力 |
草莓枯萎病的預防及治療措施 |
青柿子脫澀五方法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