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菜斜紋夜蛾的為害癥狀、發生規律、形態特征及防治措施 |
來源:網絡 2019-8-15 16:47:00 |
青菜斜紋夜蛾在種植期間常常出現,容易導致青菜減產,影響農戶們的種植效益。那么,農戶們該如何防治青菜斜紋夜蛾呢?本文將為大家詳細總結青菜斜紋夜蛾的為害癥狀、發生規律、形態特征及防治措施,詳情如下: 為害癥狀: 初孵幼蟲群集為害,2齡后逐漸分散取食葉肉,4齡后進入暴食期,5~6齡幼蟲占總食量的90%。幼蟲咬食葉片,花、花蕾及果實,食葉成孔洞或缺刻,嚴重時可將全田蔬菜吃成光稈。 發生規律: (1)發生世代。華北地區每年發生4~5代,長江流域每年發生5~6代,福建每年發生6~9代。(2)發生時期。為害嚴重時期6~9月份,長江流域多在7~8月份大發生。(3)環境因素。一種喜溫性害蟲,發育適宜溫度28~30℃。 形態特征: (1)成蟲。體長14~20mm,翅展35~41mm,體深褐色,胸部背面有白色叢毛,腹部側面有暗褐色叢毛。前翅灰褐色,內、外橫線灰白色波浪形,中間有3條白色斜紋,后翅白色。(2)卵。卵扁平半球形,初產時黃白色,后轉淡綠,孵化前紫黑色,外覆蓋灰黃色絨毛。(3)幼蟲。老熟幼蟲體長35~50mm,幼蟲共分6齡。頭部黑褐色,胸腹部的顏色變化大,如土黃色、青黃色、灰褐色等,從中胸至第九腹節背面各有一對半月形或三角形黑斑。(4)蛹。長15~30mm,紅褐色,尾部末端有一對短棘。 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清除田間及地邊雜草,滅卵及初孵幼蟲。利用成蟲產卵成塊,初孵幼蟲群集為害的特點,結合田間管理進行人工摘卵和消滅集中為害的幼蟲。 (2)物理防治。用糖醋液或胡蘿卜、豆餅等發酵液,加少許紅糖、敵百蟲進行誘殺。利用成蟲的趨光性、趨化性進行誘殺。采用黑光燈、頻振式燈誘蛾。 (3)化學防治。最佳防治期是卵盛孵期至2齡幼蟲始盛期。藥劑可用10%除盡(螨腈)懸浮劑 1 500倍液,或0.8%方除(甲胺基阿維菌素)乳油 1 500倍液,或15%安打懸浮劑 4 000倍液,或5%美除(虱螨脲)乳油 800倍液,或2.5%菜喜(多殺毒素)懸浮劑 12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 800~1 000倍液,或2.5%天王星(聯苯菊酯)乳油 2 000倍液,或5%抑太保(氟啶脲)乳油 2 000倍液,防效均可達90%以上。為了延緩該蟲的抗藥性,應注意不同農藥交替使用,少用擬除蟲菊酯類藥劑,采用低容量噴霧,除了植株上要均勻著藥以外,植株根際附近地面要同時噴透,以防漏治滾落地面的幼蟲。 |
![]() |
![]() |
相關閱讀 |
詳細介紹幾種蚧殼蟲的防治方法 |
防治水稻惡苗病須知 |
夏季玉米施肥要點是什么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