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馬鈴薯溝金針蟲的為害癥狀、發生規律、形態特征及防治措施 |
來源:網絡 2019-8-28 17:03:00 |
隨著馬鈴薯種植產業的發展,各種病蟲害問題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農戶們必須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防治。本文為大家詳細總結了馬鈴薯溝金針蟲的為害癥狀、發生規律、形態特征及防治措施,供農戶們參考。 為害癥狀: 幼蟲在土中取食播種下的種子、萌出的幼芽、農作物和菜苗的根部,致使作物枯萎致死,造成缺苗斷壟,甚至全田毀種。 發生規律: (1)發生世代。每年2~3年1代。(2)越冬。以幼蟲和成蟲在土中越冬。(3)發生時期。越冬成蟲于3月中旬至4月中旬為活動盛期, 形態特征: 老熟幼蟲體長20~30mm,細長筒形略扁,體壁堅硬而光滑,具黃色細毛,尤以兩側較密。體黃色,前頭和口器暗褐色,頭扁平,上唇呈三叉狀突起,胸、腹部背面中央呈~條細縱溝。尾端分叉,并稍向上彎曲,各叉內側有1個小齒。各體節寬大于長,從頭部至第9腹節漸寬。 生活習性 [習性]2~3年1代,以幼蟲和成蟲在土中越冬。在河南南部,越冬成蟲于2月下旬開始出蟄,3月中旬至4月中旬為活動盛期,白天潛伏于表土內,夜間出土交配產卵。雌蟲無飛翔能力,每雌產卵32~166粒,平均產卵94粒;雄成蟲善飛,有趨光性。卵發育歷期33~59天,平均42天。5月上旬幼蟲孵化,在食料充足的條件下,當年體長可至15mm以上,到第三年8月下旬,幼蟲老熟,于16~20cm深的土層內作土室化蛹,蛹期12~20天,平均約16天。9月中旬開始羽化,當年在原蛹室內越冬。在北京,3月中旬10cm深土溫平均為6.7℃時,幼蟲開始活動;3月下旬土溫達9.2℃時,開始為害,4月上中旬土溫為15.1~16.6℃時為害最烈。5月上旬土溫為19.1~23.3℃時,幼蟲則漸趨13~17cm深土層棲息;6月份10cm土溫達28℃以上時,溝金針蟲下潛至深土層越夏。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土溫下降到18℃左右時,幼蟲又上升到表土層活動。10月下旬隨土溫下降幼蟲開始下潛,至11月下旬10cm土溫平均1.5℃時,溝金針蟲潛于27~33cm深的土層越冬。由于溝金針蟲雌成蟲活動能力弱,一般多在原地交尾產卵,故擴散為害受到限制,因此在蟲口高的田內~次防治后,在短期內種群密度不易回升。 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深翻改土,適時早播,在春季開始為害時澆水,可減輕為害。(2)化學防治。每hm2用50%辛硫磷乳油 15~22.5kg,或48%毒死蜱乳油 4.5~7.5kg。當根部遭受為害時,用48%毒死蜱乳油 1 500倍液,或37%高氯?馬乳油 1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 800倍液,或將噴霧器的噴頭擰去旋水片,直接對著根部噴施。每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
![]() |
![]() |
相關閱讀 |
扁桃抽條怎么辦 |
棉花基肥追肥注意要點 |
藍莓金龜類害蟲種類、為害特點及防治措施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