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棉花野蛞蝓的為害癥狀、生活習性、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
來源:網絡 2019-8-29 17:26:00 |
在棉花種植過程中,農戶們常常會遇到野蛞蝓等病蟲害問題,嚴重影響了棉花的品質及產量,降低了農戶們的種植效益。為了幫助農戶們更好的應對棉花野蛞蝓,本文為大家詳細總結了其為害癥狀、生活習性、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希望能夠對農戶們有所幫助。 為害癥狀: 野蛞蝓以齒舌刮食幼芽、嫩葉、嫰莖,幼苗受害可造成缺苗斷壟。成株期葉片出現缺刻或孔洞,嚴重時僅殘存葉脈,植株受其排泄的糞便污染,易誘發菌類侵染而導致腐爛,降低產量和質量。 生活習性: 野蛞蝓喜溫暖、潮濕環境,畏忌陽光,裸露在干燥條件下即死亡。野蛞蝓白天潛藏作物根部濕土下或陰暗處,夜晚活動取食,陰雨天可晝夜為害。野蛞蝓雌雄同體、異體受精,成體交配后2~3天產卵。在浙江一年能繁殖2次,春季以4~5月最盛,交配后2~3天產卵,每次產一個卵堆,隔1~2天再產一個卵堆,每個成體一般可產3~4個卵堆,每雌可產卵400粒。成、幼體適宜活動的溫度15~25℃,相對濕度85%以上。夏季高溫干旱或冬季潛入隱蔽處土下休眠。黏重土、低洼處野蛞蝓多。 發生規律: (1)世代。每年發生2~6代。(2)越冬。以卵、幼體或成體在潮濕土壤下15mm處越冬。(3)氣候。春、秋季多露或雨后發生為害重。 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地勢低洼及陰濕多雨的地區,應及時開溝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因地制宜地進行水旱輪作。及時鏟除田間、地邊雜草,清除野蛞蝓的孽生場所。在苗床四周撒石灰粉。用雜草、菜葉等做誘集堆,天亮前集中捕捉。(2)藥劑防治。在蛞蝓發生初期,畝用6%密達顆粒劑0.5千克拌細干土15~20千克,于傍晚均勻撒在受害植株的行間壟上;也可采取條施或點施,藥點間距40mm為宜,或用10%多聚乙醛顆粒劑70克/畝,拌適量細干土撒施。 |
![]() |
![]() |
相關閱讀 |
杏鮑菇遲眼蕈蚊的為害癥狀、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 |
西葫蘆綿腐病的癥狀、發病條件及防治方法 |
雨季花卉病蟲害防治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