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桔小實蠅危害嚴重,甚至能夠導致絕收 |
來源:農藥快訊 2019-9-11 10:33:00 |
桔小實蠅(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屬雙翅目實蠅科果實蠅屬,又名東方果實蠅,俗稱柑蛆、果蛆、黃蒼蠅。該蟲可危害多種果樹(柑桔、芒果、桃、石榴、棗、梨、蘋果等)和蔬菜(茄子、辣椒、黃瓜、番茄等)的果實,被列為世界性重要檢疫對象。果實受其害后干癟收縮腐爛,形成“蛆果”,引起大量落果,嚴重影響產量,甚至導致絕收。1992年,我國將其列入進境植物檢疫二類危險性有害生物名單。 1、認識桔小實蠅 1.1 桔小實蠅的形態特征 卵:梭形且微彎,尾端較鈍圓,初產時乳白色,后為淺黃色。長約1 mm,寬約0.1 mm。 幼蟲:蛆形,頭部細,尾部粗,口咽溝黑色,共有11個體節,前氣門具9~10個指狀突。幼蟲期分為3齡,1齡幼蟲體長1.2~3.8 mm;2齡幼蟲體長2.5~5.8 mm;3齡幼蟲體長7~11.2 mm。 蛹:為圍蛹,橢圓形,長約5 mm,寬約2.5 mm,初化蛹時淡黃色,后逐漸變成紅褐色,前部有氣門殘留的突起,末節后氣門稍收縮。 成蟲:雌蟲一般比雄蟲體長稍長,成蟲體長6~8 mm,翅展14~16 mm,體色暗褐色。額上有3對褐色側紋和一個中央的褐色原斑,觸角細長,第三節為第二節長的2倍,翅透明,前緣及臀室有褐色代紋,腹部橢圓,上下扁平。 1.2 桔小實蠅的生活習性 溫度是影響昆蟲生長發育和繁殖的一個重要因子。桔小實蠅的卵、幼蟲和成蟲的發育主要受氣溫影響,而蛹在土中的發育則主要受土壤溫度影響。不同地區因氣溫不同,桔小實蠅每年發生代數也有差異,在適宜地區每年最多可發生8代,在非適宜地區,桔小實蠅不能完成世代發育。桔小實蠅在18℃、22℃、25℃、28℃、30℃下卵、幼蟲、蛹的發育歷期隨溫度的降低而延長,其發育的最適溫度為25℃~30℃;同時,桔小實蠅具有較強的耐低溫能力,只要氣溫不低于5.24℃,幼蟲就可繼續生長發育。我國南方氣溫普遍較高,桔小實蠅一般無明顯越冬印象。 2、桔小實蠅的發生特點 2.1 寄主范圍廣 桔小實蠅可為害柑桔、芒果、楊桃、番石榴、桃、梨、李、柿、枇杷、火龍果、百香果、香蕉、荔枝、葡萄、木瓜、石榴、青棗、黃皮、無花果、辣椒、番茄、絲瓜、黃瓜、苦瓜等46個科250多種植物的果實。 2.2 發生世代多 每年發生4~11代,世代重疊,野外各蟲態并存,世代發生不整齊。在冬季氣溫高的地區可終年發生為害,無越冬現象。一個世代歷期3~5個月。 2.3 僅為害果實 “蜜蜂愛花,實蠅害果”。雄成蟲不為害。雌成蟲交配后,將產卵器插入果實產卵時才開始對果實造成為害;幼蟲孵化后在果內蛀食果肉,造成果肉腐爛,導致大量落果,甚至絕收。 成蟲產卵時在果實表面形成傷口,致使汁液大量溢出,傷口愈合后在果實表面形成疤痕。產卵所形成的傷口容易招致病原微生物的侵入,使果實腐爛。 2.4 繁殖能力強,產卵期長 成蟲羽化后2~3周開始產卵,產卵期長達50天以上,每頭雌蟲一生可產卵400~1,800粒,最多3,000余粒。成蟲壽命約2~3月,最長的有1年。 2.5 成蟲需補充營養 成蟲要通過不斷覓食含有糖類和水解蛋白的食物來維持其生命活動和達到性成熟,在野外取食蚜蟲、介殼蟲和粉虱等害蟲排泄的蜜露或植物枝葉損傷流出的汁液。 2.6 飛翔能力強 當食物短缺、氣候不適宜時,為尋找適宜的生存環境,成蟲可遠距離飛行,一般可飛1~2公里,最遠能飛46.5公里。 2.7 幼蟲化蛹方式特別 幼蟲老熟后從果實中爬出,以彈跳方式移動尋找合適的地點入土化蛹,一次可彈跳30厘米左右;幼蟲入土化蛹深度約1~3厘米,土質疏松的深達10厘米,也可在受害果內化蛹。 3、桔小實蠅的危害特點 桔小實蠅主要以幼蟲取食為害果實。雌成蟲將卵產在新鮮果表皮下,造成機械損傷,為其他病菌的入侵提供條件。卵在果實內孵化,初孵化幼蟲具有群集取食的習性,經過一段時間的成長,漸漸收縮,體色也變為淡黃色。隨著齡期的增加,幼蟲的食量也逐漸增大,并向果肉深層擴展取食,在果肉組織內形成潛道,致使大多受害瓜果腐爛、脫落。待到果實腐爛老熟幼蟲從果實內鉆出,以彈跳方式在地面移動尋找適宜地點化蛹,有些未脫離果實的老熟幼蟲也可在果實內部化蛹。幼蟲潛居果實危害的特性使得實蠅難以察覺,而隨被害瓜果或以蛹隨包裝物、運輸工具傳播。當傳入非疫區的環境條件適宜時,就迅速蔓延和流行,對當地果品構成嚴重威脅,造成經濟損失。 4、桔小實蠅的防治方法 4.1 清潔果園 對發生桔小食蠅危害的場地進行清理,特別是混種有水果和蔬菜的果園。措施包括:(1)清理落果。落果初期每周清除一次,落果盛期至末期每日一次,然后將落果集中倒入水池中浸一周以上,或深埋土坑中并在上面蓋土半米以上且將土壓實。(2)地面處理。清理落果后,及時用50%辛硫磷乳油每畝50~75毫升稀釋800~1,200倍液均勻噴灑地面,每周施藥一次,連續2~3次,殺死老熟幼蟲及蛹。 4.2 水果套袋 套袋保護是較好的物理防治措施,既可保護果實的品質,又可預防桔小實蠅的危害。果實可從幼果期開始套袋,袋口務必扎緊,袋的底部應扎洞透氣。 4.3 黃板誘捕 利用桔小實蠅成蟲喜歡在即將成熟的黃色果實上產卵的習性,可以采用黃色黏板誘捕成蟲。 4.4 適時采收 進入采收期的水果可比正常略提早一星期采收,避開為害高峰期。 4.5 誘殺成蟲 用甲基丁香酚制作性引誘劑誘殺雄蟲,降低果園內的蟲源基數。高峰期每畝掛誘籠5只,其他月份每畝掛誘籠2~3只,每只誘籠誘芯一側每次用性引誘劑2毫升,每15天換藥1次,另一側加毒殺劑馬拉硫磷2滴。應將引誘籠懸掛在枝葉繁茂的枝條上,不要使誘捕器暴露于直射日光之下,以免引誘劑過快揮發而失效。懸掛高度以距離地面1.5米處為宜。 4.6 化學防治 (1)成蟲羽化出土期(春季)施藥 畝用80%敵敵畏乳油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施果園地面,每隔7~10天噴施1次,連噴2次殺滅成蟲;畝用5%倍液硫磷顆粒劑3 kg或辛硫磷顆粒劑2~3 kg,拌細土30 kg,均勻撒在果園地面消滅出土成蟲。 (2)幼蟲落地化蛹期(果實期)施藥 用40%毒死蜱乳油8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乳油500倍液噴施果園地面,防止幼蟲入土化蛹或殺死地下幼蟲。 4.7 生物防治 (1)保護利用自然天敵,如螞蟻、實蠅繭蜂、前裂長管繭蜂、隱翅蟲、步甲和白僵菌等對桔小實蠅有一定控制作用。 (2)果園養雞除蟲。一畝果園放養當地土雞60~70只,雞可啄食落地或蟲果內的幼蟲,亦可用爪扒開表土層覓食幼蟲和蛹。雞還能除草,是果園除草高手。 |
![]() |
![]() |
相關閱讀 |
連續兩次抽檢不合格!5家肥料企業被點名 |
殺螟丹擴產熱 降溫迫在眉睫 |
前三季度國內農藥出口略升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