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煙粉虱的危害、識別、發生規律及田間防治方案 |
來源:農藥快訊 2019-9-26 10:07:00 |
煙粉虱寄主范圍廣、繁殖能力強、危害周期長,不僅刺吸植株汁液造成生長不良,還能傳播多種病毒病,影響農作物產量和品質。多年試驗示范結果表明,防治關口前移,不僅可以有效控制煙粉虱對設施棚室內蔬菜的當季危害,還可以大大減輕后期防治壓力,提高煙粉虱整體防控效果。 1、煙粉虱的危害和識別 1.1 煙粉虱的危害 煙粉虱Bemisia tabaci屬于半翅目Hemiptera粉虱科Aleyrodidae害蟲,起源與熱帶和亞熱帶,1889年被首次報道,發現于希臘的煙草上,并命名為煙粉虱�,F已廣泛分布在全球除南極洲外100多個國家及地區,是一個快速進化的復合種。煙粉虱危害寄主植物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刺吸植物韌皮部汁液,造成植物干枯萎縮,二是分泌蜜露,引起植物霉污病,阻礙植物的光合作用,三是作為150多種植物病毒的傳播載體,可以傳播植物病毒病,給農業生產造成巨大損失。 1.2 煙粉虱的識別 雌蟲體長0.9 mm左右,翅展2 mm左右;雄蟲體長0.85 mm左右,翅展1.8 mm左右。蟲體淡黃白色到白色,停息時左右翅合攏呈屋脊狀。 2、煙粉虱的發生規律 煙粉虱的生活周期有卵、若蟲和成蟲3個蟲態。煙粉虱成蟲羽化后嗜好在中上部成熟葉片上產卵,而在原為害葉上產卵很少。卵不規則散產,多產在背面。每頭雌蟲可產卵30-300粒,在適合的植物上平均產卵200粒以上。一年發生的世代數因地而異,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每年發生11-15代,在溫帶地區露地每年可發生4-6代。在江蘇地區主要因為種植方式不同發生代次不同,設施花卉種植周年發生,每年發生10-15代;露天種植每年發生4-6代,一般在4月中下旬開始發生,9-10月發生較嚴重。田間發生世代重疊極為嚴重。 3、煙粉虱田間防治方案 煙粉虱在江蘇大部地區不能在露地和保溫條件較差的大棚內越冬,因此,在日光溫室和雙層大棚內越冬的蟲量是來年本地的主要蟲源。抓好無蟲苗移栽、防止秋季煙粉虱成蟲進入大棚、做好大棚蔬菜早期煙粉虱防治是全年煙粉虱綠色防控的重要措施。 秋季育苗移栽期要落實好四項措施防止煙粉虱進入棚室:一是在育苗苗床上用50目防蟲網覆蓋;二是不在生產大棚內育苗,防止成株上的煙粉虱轉移到秧苗上繁殖危害;三是在入棚前狠治蔬菜秧苗煙粉虱,做好帶藥移栽;四是大棚出入口和通風口用50目防蟲網簾防蟲。 3.1 物理防治 利用香精黃板防治煙粉虱。每20平方米懸掛一張香精黃板,懸掛高度以高于作物頂部20 cm為宜。視蟲量大小在粘滿蟲后不定期更換黃板。 3.2 化學防治 江蘇現代農業(花卉)產業技術體系病蟲防控崗位專家、江蘇省農藥總站沈迎春研究員在江蘇省花卉產業技術體系病蟲防控創新團隊項目支持下,開展了一系列篩選試驗,運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在害蟲發生前期應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害蟲發生中后期應用化學防治。篩選僅為兩年試驗結果,還有待進一步驗證。針對花卉煙粉虱具體化學防治、生物技術如下: (1)啶蟲脒和吡丙醚混用防治煙粉虱 將20%啶蟲脒粉劑配成稀釋4 000倍,100 g/L吡丙醚乳油稀釋1 000倍,均勻噴霧于葉正反面,在低齡若蟲高峰期施藥。 (2)阿維菌素和螺蟲乙酯混用防治煙粉虱 將5%的阿維菌素乳油稀釋3 000倍,22.4%螺蟲乙酯乳油稀釋3 000倍,均勻噴霧于葉正反面。蟲量大需兩次用藥時,以上兩種用藥方案可交替使用,蟲量中等時可只任選其中一種。 3.3 生物防治 利用真菌殺蟲劑50億孢子/毫升爪哇棒束孢油懸劑進行防治。將50億孢子/毫升爪哇棒束孢油懸劑用水稀釋1 500倍,在任何蟲態均可施藥,于傍晚均勻噴霧于葉正反面,保濕24小時后正常管理。施藥兩次,第一次施藥10天后再施藥一次。 3.4 綜合防控 在設施花卉煙粉虱數量很少的時候,利用物理防治,懸掛香精黃板進行誘殺;待輕度危害的時候使用生物防治噴霧爪哇棒束孢油懸劑防治;溫度高,煙粉虱繁殖迅速,蟲量很大時采用化學防治,壓低基數后再使用生物防治,對煙粉虱進行綜合防控。 江蘇植保站防治科的專家建議冬季抓好四項措施控制棚室蔬菜煙粉虱種群數量:一是棚內早期懸掛黃板。利用煙粉虱對410納米波長的光趨性,用黃色粘膠板誘殺成蟲。懸掛密度為每畝用20~30塊,懸掛高度為植株冠層上方10~15 cm,隨植株生長而調高。二是種植誘集和驅避植物。利用煙粉虱對苘麻、律草的喜好性,有條件的地方可在棚內種植苘麻或律草誘集煙粉虱成蟲產卵,集中防治或鏟除。三是摘除老葉。蔬菜下部老葉上集聚了主要的煙粉虱卵、若蟲和蛹,結合農藝措施摘除下部老葉可有效減少蟲卵。四是科學用藥。建議選用1.8%阿維菌素乳油1 500倍液,或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25%噻蟲嗪水分散性粒劑2 000倍液,或50%烯啶蟲胺水分散粒劑2 000倍液,或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均勻噴霧,間隔5~7天第二次用藥,注意輪換用藥和安全間隔期。 |
![]() |
![]() |
相關閱讀 |
新農藥登記試驗審查取消,改為備案 |
1745公告真的要延期嗎 |
四川貝爾草甘膦濃縮膜分離系統成功運行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