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甜瓜瓜絹螟的為害癥狀、發生規律、形態特征及防治措施 |
來源:網絡 2019-10-6 15:28:00 |
甜瓜瓜絹螟異名瓜螟、瓜絹野螟、棉螟蛾等,一般能夠給瓜農們造成的損失達30%左右,嚴重時可達60%以上。那么,農戶們該如何防治甜瓜瓜絹螟呢?本文將就此為大家做詳細的介紹,詳情如下: 為害癥狀: 以幼蟲取食為害。初孵幼蟲為害葉片時,先取食葉片下表皮及葉肉,僅留上表皮;蟲齡增大后,將葉片吃成缺刻,僅留葉脈。 發生規律: (1)發生世代。在益陽一年發生約6~7代,安徽安慶地區發生4代。上海地區發生4~5代。(2)越冬。以老熟幼蟲或蛹在枯葉或表土越冬。(3)發生時期。4月底開始羽化,5月份出現幼蟲為害。7~9月份為盛發期,世代重疊,為害嚴重。 形態特征: (1)成蟲。翅面白色帶絲絹般閃光。瓜絹螟頭部及胸部濃墨褐色。觸角黑褐色,長度接近翅長。下唇須下側白色,上部褐色。胸部領片及翅基片深褐色,末端鱗片白色細長。胸部背面黑褐色,腹部背面1~4節白色,5~6節黑褐色,腹部左右兩側各有一束黃褐色臀鱗毛叢。翅白色半透明,閃金屬紫光。前翅沿前緣及翅面及外緣有一條淡墨褐色帶,翅面其余部分為白色三角形,緣毛墨褐色。后翅白色半透明有閃光,外緣有一條淡墨褐色帶,緣毛墨褐色。(2)卵。卵扁平,橢圓形表面有網紋。(3)幼蟲。老熟幼蟲體長23~26mm,頭部、前胸背板淡褐色,胸腹部草綠色,亞背線呈兩條較寬的乳白色縱帶,氣門黑色。(4)蛹。長約14mm,深褐色,頭部光整尖瘦,翅端達第6腹節。外被薄繭。 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人工摘除卷葉、蛀果,帶出田外集中銷毀。收獲后及時清潔田間,以減少蟲源。避免在前茬為瓜茄類作物的田片種植。實行水旱輪作,但要避開與葫蘆科、茄科作物輪作。(2)化學防治。0.9%集琦蟲螨克乳油 1 500~2 000倍液,2%千蟲盡可濕性(阿維?蘇)1 5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 1 000倍液,或克特靈可濕性粉劑 500倍液,或0.5%阿維菌素乳油 2 000倍液。克特靈、阿維菌素屬微生物殺蟲劑,高效低毒,不污染環境,對人畜、農作物、生態環境相對,昆蟲對其不易產生抗性。試驗表明,印楝素對瓜絹螟具有多種生物活性,主要表現在對幼蟲的拒食、成蟲產卵的忌避、生長發育的抑制和一定的毒殺活性。 |
![]() |
![]() |
相關閱讀 |
葡萄空心果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解決? |
女貞瓢跳甲的危害、特征特性及防治建議 |
黃皮花芽分化期如何防止新梢抽發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