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蘆筍斑須蝽的為害癥狀、發生規律、形態特征及防治方法 |
來源:網絡 2019-10-10 16:15:00 |
蘆筍斑須蝽在生長過程中常常出現,容易導致蘆筍品質及產量的下降,給農戶們造成極大的損失。那么,農戶們該如何防治蘆筍斑須蝽呢?本文將為大家詳細總結蘆筍斑須蝽的為害癥狀、發生規律、形態特征及防治方法,供農戶們參考。 為害癥狀: 成蟲和若蟲刺吸嫩葉、嫩莖及果、穗汁液,造成落花。莖葉被害后,出現黃褐色斑點,嚴重時葉片卷曲,嫩莖凋萎。 發生規律: (1)發生世代。每年發生2代。(2)越冬。以成蟲在雜草、枯枝落葉、植物根際、樹皮下越冬。(3)發生時期。4月初開始活動,4月中旬交尾產卵,4月底5月初幼蟲孵化,第1代成蟲6月初羽化,6月中旬為產卵盛期。 形態特征: (1)成蟲。長11.~12.5mm,雄蟲9.9~10.6mm。橢圓形,赤褐色或灰黃色,全身被有細毛和黑色小刻點。雌蟲觸角5節,黑色,第1節短而粗,第2~5節基部黃白色。形成黃黑相間的“斑須”。喙細長,緊貼于頭部腹面。小盾片三角形,末端鮮明的淡黃色,為該蟲的顯著特征。前翅革質部淡紅褐至紅褐色,膜質部透明,黃褐色。足黃褐色,散生黑點。(2)卵。長圓筒形,初產為黃白色,孵化前為黃褐色,眼點紅色,有圓蓋。(3)幼蟲。若蟲共5齡。初孵若蟲為鮮黃色,后變為暗灰褐或黃褐色,全身被有白色絨毛和刻點。觸角4節,黑色,節間黃白色,腹部黃色,背面中央自第2節向后均有一黑色縱斑,各節側緣均有一黑斑。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及時冬耕和清潔田園,成蟲出蟄前徹底清除田間雜草、落葉,以消滅部分越冬成蟲。發現卵塊以應及時摘除。(2)化學防治。越冬成蟲出蟄前及低齡若蟲期,噴灑滅殺斃乳油 3 000倍液,或20%增效氯氰菊酯乳油 3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 3 000倍液,或2.5%功夫菊酯乳油 3 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 3 000倍液,或2.5%滅殺斃乳油 3 000倍液,或50%辛氰乳油 3 0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乳油 3 000倍液,或90%敵百蟲晶體800倍液。 |
![]() |
![]() |
相關閱讀 |
山東肥農公司底肥優選專業用于抑菌抗病、改良土壤、生根壯苗 |
葡萄成熟之后的果實為什么既好看又好吃? |
防治小麥吸漿蟲的方法要點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