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毛豆莢枯病的癥狀、病原、侵染規律及防治方法 |
來源:網絡 2019-10-17 15:46:00 |
毛豆莢枯病在生長過程中常常出現,容易造成莢枯和霉粒,嚴重影響農戶們的種植效益。以下內容將帶領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毛豆莢枯病的癥狀、病原、侵染規律及防治方法等相關知識,希望能夠對農戶們有所幫助。 癥狀: 主要為害豆莢,也能為害葉片和莖桿。(1)豆莢:病斑暗褐色,后變蒼白色,凹陷,上輪生小黑點,幼莢常脫落,老莢發病萎垂不落,病莢大部分不結實,發病輕的雖能結莢,但粒小易干縮,味苦。(2)莖桿、葉柄:產生灰褐色不規則形病斑,病斑生有小黑粒點,病部以上干枯。 病原: 病原為豆莢大莖點菌 Macrophoma mame Hara.,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散生或聚生,黑褐色,大小104~168μm。分生孢子長橢圓形,單胞,無色,兩端鈍圓,大小(17~23)μm×(6~8)μm。 侵染規律: (1)越冬與初侵染源。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莢、病莖上越冬,亦可以菌絲在病粒上越冬,為初侵染病源。 (2)傳播特點。病原借風雨傳播。 防治方法: (1)種子消毒:用種子重量0.3%的50%福美雙或拌種雙粉劑拌種。 (2)農業防治:建立無病留種田。發病重的地區實行3年以上輪作。 |
![]() |
![]() |
相關閱讀 |
怎樣管理花果期辣椒 |
煙草澇害的防治與補救 |
香蕉冠網蝽的為害特點、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