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甘蔗白條病的癥狀、病原、侵染規律及防治方法 |
來源:網絡 2019-11-14 15:54:00 |
隨著甘蔗種植面積的不斷增加,各種病蟲害問題日益突出,農戶們必須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防治。本文為大家總結了甘蔗白條病的癥狀、病原、侵染規律及防治方法等相關知識,希望能夠幫助農戶們更好的應對該病害。 癥狀: 甘蔗白條病有慢性型和急性型之分。(1)慢性型:葉片上的病斑乳黃色,長1~2cm。可向下延伸至葉鞘。整片葉褪綠,節間變短,葉片短直。發病重的蔗株莖內會出現壞死的紅色空腔。(2)急性型:植株不表現任何外表病狀便突然枯萎死亡,枯萎可以發生于1條蔗莖,也可以整蔸甘蔗枯萎,嚴重時全田甘蔗枯死。縱剖蔗莖,維管束不變色。甘蔗最適生長期突然遇旱時最易發生。 病原: 病原為白條黃單胞菌Xanthomonas albilineans(Ashby)Dowson。稈狀,極生鞭毛,有莢膜,大小(0.6~1.0)μm×(0.2~0.3)μm。生長適溫25~28℃,最高37℃。能游動,好氣性,革蘭氏染色陰性。此菌為專性寄生菌,離體后1~2天便死亡。此菌有多個小種,不同的小種對各甘蔗品種的致病力不同。在NA培養基上不能生長。在可溶性粉劑A培養基上菌落小,生長慢,有光澤,透明,蜜黃色,不能液化明膠,不水解淀粉。在氨鹽、硝酸鹽、天門冬酰胺作為氮源的培養基上不生長。 為害甘蔗、玉米、白茅等。 侵染規律: 蔗種帶菌引起下季蔗苗發病,田間主要通過種苗或耕作機具如蔗刀等傳播蔓延。甘蔗發病后可長期潛伏。當天氣干旱或缺肥或接近開花時便大量出現病狀。一些耐病品種在正常的栽培條件下,發病后往往不表現明顯的病狀。遠距離傳播主要靠帶菌蔗種的調運。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以多次定期田間檢查為基礎,選擇無病植株留種。施足基肥,及時追肥,中耕松土,科學排灌,可減輕該病發生。 (2)物理防治。用50℃熱水浸泡種苗2~3小時后再播種,連續2~3代進行熱處理,可使其發病率趨于零。 |
![]() |
![]() |
相關閱讀 |
農家肥與化肥合理“混搭” 肥效頂呱呱 |
大豆食心蟲怎樣防治 |
樹莓苗木的有效栽植技術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