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花生網斑病癥狀有哪些?農戶們該如何防治? |
來源:網絡 2019-11-22 16:11:00 |
花生網斑病是一種常見病害,一般能夠造成減產10%~20%,嚴重時甚至能夠減產20%~40%以上,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那么,農戶們該如何防治花生網斑病呢?以下內容將帶領大家詳細了解相關知識: 癥狀: 主要為害葉片,其次為害葉柄和莖部。(1)葉片。葉片發病有兩種癥狀類型。網斑型病葉表面形成黑褐色病斑,病斑稍大,不規則,邊緣不清楚,呈白色放射狀,常擴大或連片成黑褐色病斑,周圍無黃暈。此病斑不穿透葉片,僅為害上表皮細胞。污斑型病葉片正面初生針狀褐色小點,漸擴展成近圓形、深褐色污斑,邊緣較清晰,周圍有明顯的褪綠斑。病斑可穿透葉片,但葉背面病斑稍小,病斑壞死部分可形成黑色小粒點,為病菌分生孢子器。(2)莖、葉柄。莖和葉柄受害,初生褐色小點,后擴展成長條形或橢圓形病斑,中央稍凹陷,嚴重時可引起莖葉枯死,病部有不明顯的褐色小點。 病原: 病原為花生莖點霉Phoma arachidicola Marass,Pauer & Boerema,屬半知菌亞門。(1)形態。分生孢子器黑色,球形或扁球形,直徑49.6~168μm,有孔口。分生孢子無色,長橢圓形或啞鈴形,大小(7.5~21)μm×(3.8~7.8)μm,分隔處稍縊縮。(2)特性。分生孢子在5~30℃均能萌發,最適溫度為20~25℃,低于0℃或高于30℃不能萌發。 發生規律: (1)氣候因素。花生生長中后期,遇持續陰雨天氣,有利于病害發生和流行。(2)栽培因素:田間濕度大的地塊易發病,連作地,發病重。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冬前或早春深耕深翻,將越冬病菌埋于地表20cm以下,可以明顯減少越冬病菌初侵染的機會。實行輪作能明顯減輕病害,與小麥套種也可減輕病害的發生。適時播種,合理密植。施足底肥,不偏施氮肥,并適當增補鈣肥。及時中耕松土,雨后及時排出田間積水,降低田間濕度。改平種為垅種也可減輕病害的發生。收獲時徹底清除病株、病葉,集中燒毀或漚肥,以減少第二年病害初侵染源。(2)化學防治:播種后出苗前噴灑藥劑80%大生可濕性粉劑400倍液,封鎖菌源,降低病原菌初侵染機率。發病初期及時噴灑藥劑,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藥劑可選用12.5%烯唑醇乳油1 000倍液,或80%噴克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6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乙磷?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
![]() |
![]() |
相關閱讀 |
荔枝黑刺粉虱的危害癥狀有哪些?農戶們該怎么應對? |
蓖麻銹病的為害癥狀、侵染規律及防治方法 |
棉花基肥追肥注意要點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