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9—2020年冬季是冷冬還是暖冬,對小麥有啥影響? |
來源:金秋仟村 2019-11-29 10:25:00 |
農作物生產的豐寡,無不受到氣象因素的影響。也正是由于這樣,才有了兩三年前,在某省份總結當年小麥豐收因素時,其文章中用了這樣的實話:“天幫忙,人努力,政策好……”,這和我們說的“天時地利人和”差不多——農業生產工程,其他因素再好,沒有“天幫忙”或氣候的支持不行!而小麥產量如何,是豐是寡,更多是受冬季氣溫(也就是我們說的冷冬和暖冬)影響最大。所以,小麥人或與小麥有關的人,對馬上到來的2019—2020年冬季是冷冬還是暖冬會倍加關注。 2019—2020年度冬季是冷冬還是暖冬的? “今冬是冷冬的概率幾乎為零!”這消息來源于11月5日下午中國氣象局的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首席葉殿秀表示:根據會商預測結果,今年冬季,我國是冷冬的概率幾乎為零。 暖冬,對這個年度小麥實現豐產豐收肯定是極其有利的。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歷年來,逢是小麥豐產豐收年,幾乎都得益于本年度暖冬的支持,它首先表現在了冬后麥田群體較大或群體“合理”上,這為實現“多穗”奠定了基礎。 在此,面對暖冬,我們只是敢說“為實現多穗奠定了基礎。”而不敢說面對暖冬,明年小麥就十拿九穩地可實現豐產豐收了,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管理上放松 以前因為暖冬,農民該澆凍水不澆凍水了;麥地上凍后,該鎮壓的不鎮壓了,結果麥田凍害照樣發生、冬春死苗照樣嚴重!這是因為,暖冬更容易讓麥田土壤中水分流失,沒有適宜水分陪伴的麥苗更容易發生凍害,“寒旱一家”! 暖冬麥苗的御寒能力相對較低 由于冬季氣溫較高,一些小麥沒有進入“深休眠”狀態,特別是黃淮偏南麥區,有些麥田的麥苗還處在緩慢生長狀態,這樣一旦降溫或寒潮來襲,小麥凍害同樣會發生,所以選擇冬性偏強一些的品種和不過分早播,凍害發生就會輕一些,或不發生。 逢是暖冬,較強寒流和倒春寒的發生會更加明顯 這就像氣象專家所說,“即便冷冬大概率不會出現,但并不意味著極端低溫不會‘現身’,氣候變暖正導致著全球極端天氣事件發生得越來越頻繁。”冷冬與暖冬,多是按照一個冬季氣溫的平均值來界定的,但對小麥有影響的不光光是平均值,而氣溫“極端”的升降對小麥的危害才更大,所以暖冬出現小麥凍害也就不再新鮮了。 倒伏嚴重的年份多是暖冬 大多數的農戶,播種量使用得非常大,今年在“借墑播種”大潮的推動下,播期還很早,在播期早播量大條件下,再遇到暖冬氣候對小麥群體有明顯促進作用,倒伏風險就會大增,這一點應當引起注意,提前采取對應措施進行預防。 大多時候,小麥人或與小麥有關人,“怕”遇冷冬主要是因為: (1)品種有欠缺。只要選擇的品種冬性不強,幼苗顏色發淡、習性直立、分蘗顯少。不說是冷冬,就是暖冬,麥子也很難不受凍。 (2)沒有種好。播種期較早,播種深度不在3~5 cm米適宜深度內,玉米秸稈沒有細碎和深埋,播種后沒有及時鎮壓,該澆凍水的地區或麥田沒有澆凍水等。 (3)受傷害的麥田。不擇時機胡亂鎮壓的麥田,過早澆水的麥田,除草劑施用不當,麥苗受到較嚴重傷害的麥田等。 |
![]() |
![]() |
相關閱讀 |
全球蟲害經濟損失分析 |
今天,還無機銅制劑一個說法!它為正名而來 |
5年后山東將減少農藥用量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