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農田雜草發生發展現狀、產生變化的原因以及應該采取何種有效措施分析 |
來源:農藥市場信息 2019-12-4 10:13:00 |
隨著我國農業生產現代化程度的逐年提高,我國農田雜草化學防除已成為保證農業豐產豐收及降低農本和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手段。但由于長期使用化學除草劑,農田雜草也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品類多、危害重、難防除等難題,困擾著廣大農民和農資工作者。下面筆者結合實際情況,逐項分析農田雜草發生發展現狀、產生變化的原因以及應該采取何種有效措施來進行防除。 農田雜草發生現狀 農田雜草防除,現已基本實現全面化學防除,當下,跟農田要產量的同時,雜草發生發展也出現了較大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01、常規雜草防除不徹底 麥田雜草從出現播娘蒿、薺菜、豬殃殃、繁縷等以后,每年的防除效果雖不錯,但到目前為止,仍是危害麥田的主要雜草。雀麥自2012年左右在麥田發生,使用氟唑磺隆、啶磺草胺能高效防除,幾年下來,整體危害并沒有減輕;玉米田中馬唐已是發生多年的雜草,但該草也對煙嘧磺隆高效藥劑產生了抗性;大豆田、水稻田都有非常多的常見雜草,雖能防治,卻除不凈。 02、局部區域單類雜草危害嚴重 單類雜草在某地出現,達到一定規模后造成影響。如黃淮海流域的麥田,多花黑麥草、看麥娘、堿茅、硬草、棒頭草已在個別區域小規模或規模出現,未來也必將影響小麥的生產,左右小麥田除草劑的發展;玉米田中香附子、刺兒菜、虎尾草、蘆葦、狗牙根也呈逐年為害增加的狀況,普通的藥劑達不到理想防效;大豆田莧菜、蓼類、藜大齡化發展以及香附子的泛濫,讓農民深感頭痛;水稻田稻稗竟也發生了變異,出現了一些很近似的品類,讓很多藥劑失去原有功效。這些現象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既要治標,更需治本。 03、雜草品類增多,此起彼不伏 近些年,農田雜草品類不斷增多,原來區域性暴發的雜草,隨著傳播途徑的多樣化,在中國大地遍地開花。老的雜草還沒有消除,新的雜草又形成危害,且一些外來雜草、稀有雜草也已廣泛出現,如多花黑麥草、毒麥等。 小麥田的播娘蒿、玉米田的馬唐是多少年的老品類雜草,現在仍持續危害著小麥、玉米的生長,不能說藥劑不管用,但實實在在的危害還一直在延續。而玉米田虎尾草的出現,更讓農業人詫異了,雜草變異來得太快了。 農田中新品類雜草的認知和藥劑防除需要一個過程,但專業知識的欠缺造成危害慢慢加重,這也是問題的根源之一。 04、雜草呈迅速成熟化發展 麥田中的節節麥自2014年左右出現危害,現已遍布山東、河北、河南、江蘇、安徽等省份,防除不徹底是最主要原因。玉米田的馬齒莧近幾年呈瘋長狀態,常規藥劑對其有不錯的防效,但也由于施藥不勻,造成雜草的迅速老齡化,并開花結籽。有數據顯示:一朵馬齒莧花能育出大約60粒種子,而一株馬齒莧可以開幾十朵花,也就是說,一株馬齒莧一年不正常狀態下仍可留下逾千的后代,而在農田中,幾粒種子就能形成延續不斷的危害。 雜草在受到物理性迫害或者化學性傷害時,表現出的規避風險、迅速繁育后代的特性逐步顯現:馬齒莧折斷,遇到適宜的環境能迅速生根生長,開花結籽;馬唐將根晾曬,遇到雨水,其節間能迅速生根,且匍匐生長,根系比原來更加發達;農戶在小麥將成熟時把殘留的雀麥拔除,扔在田邊溝壑,雜草竟能依靠自身殘留的水分將籽粒育熟……筆者見識過太多這種情況。 狗牙根現在是防除的一個難題,很多經銷商朋友說,普通的30%草甘膦200毫升兩瓶對水30斤,竟然對狗牙根幾乎無效,不是抗藥性的問題,而是雜草生長特性,老齡化及雜草本身蠟質層、根系發達等原因使其很難防除。路邊的雜草在遇到干旱季節,也表現出迅速老齡化的現象。環境適宜,比原來更加茂盛,惡劣氣候下,雜草能迅速開花育籽,落地保存,在環境改善后又孕育出新一代,生生不息。 05、部分雜草外形接近,基層分不清、治不住 隨著化學藥劑廣泛應用于雜草防除,農田雜草越來越與作物的母本習性親近化,且隨著長期應用單一藥劑,耐藥性也越來越強。有些雜草產生變異,更加難以防除。 此外,很多農民和基層農資服務者,專業知識獲取有限,在雜草分類、特性、防除技術等方面了解甚少。一些農資零售商也常根據自己的經驗和上級渠道提供的產品功效進行配藥,在草齡、品類不明的情況下,再加上除草劑還要受墑情、氣溫、濕度等因素的制約,因此就出現了很多防效不佳的情況。 06、眾多種植區域呈荒蕪化發展,這也是雜草危害的根源之一 農作物不值錢、種植戶老齡化、農資價格越來越高等因素,導致雜草防除時,農戶不舍得多投入人力、物力,且很多區域無人顧及,造成田埂地頭、溝渠路邊、廢棄場地雜草叢生,這些雜草產生的大量種子又陸續進入農田,從而產生惡性循環,防不勝防。 綜上所述,雜草發生很大的變化,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因素,隨著國家對農業政策的調整,土地種植還會有所變化,種地就要除草,化除已是離不了的最高效便捷的除草方式,想要跟上雜草發展的節奏,做到有效除草,我們還需深入分析研究雜草發生變化的原因。 雜草變化產生原因 通過了解當下農田雜草的變化現狀,我們也能大體知道問題所在。優勝劣汰,大自然的發展規律,雜草在適宜的環境下蓬勃發展理所當然,在遇到阻礙的情況下變異生存毋庸置疑。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人為因素導致的雜草化除困難。 01、用藥技術水平偏低 基層對農藥的認知和使用水平低下是不爭的事實,用錯藥的現象時有發生,不對路或者人云亦云、跟風使用都普遍存在,這些問題導致雜草防除更加艱難。 目前農民對農業技術的了解雖然進步很大,但市場中仍存在不少欺詐行為,導致農民不愿嘗試新產品、新技術。 基層零售商對農業技術的學習普遍通過網絡或上級渠道獲取,他們也沒有太多時間去親身實踐、實驗,出現問題更不愿去分析尋找根源,這也導致雜草防除問題不斷。 02、化學防除噴施的不良習慣 現實中,雜草化除因噴施不規范常造成防效不佳、藥害頻出。 (1) 使用方法不得當 近些年,農民的用藥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但是仍存在用藥隨意性、方法欠妥當的現象。比如二次稀釋、畝用水量、噴施時間、濕度溫度的變化、風力影響等,正是把這些因素忽視了,導致了雜草防除不徹底,也導致了部分雜草產生了變異或抗藥性,雜草的存活技能也變強,能迅速開花結籽,繁衍后代,從而加大了農田雜草防除的難度。 (2) 錯過最佳防治時期 除草劑尤其是莖葉處理劑,對作物及雜草有明確的用藥時期,普遍是雜草3~5葉期,此時雜草非常的弱小,遠觀基本不能發現對作物的危害。而當農民常常等到田間綠油油一片時才用藥,此時對雜草防除難度加大的同時,對作物的危害也在加重。“萬能藥”“懶漢藥”顯然省事方便,但不值得提倡,畢竟,每塊作物田的情況都不一樣,如墑情、土質、雜草種類、密度、葉齡等,這需要提升農資服務商的技術水平。 (3) 對非農田區域雜草防治不善 農田中的雜草是雜草,田埂溝壑、路邊道旁的也是,在雜草防除時忽視這些區域,雜草的種子、根莖會很快蔓延發展到農田當中,雖然對于這些雜草付出多一些也能得到控制,但鏟斷根源才能達到更好的防除效果。 筆者發現,近幾年的雜草某個品類往往先在無關緊要的區域生存、發展,待到無比強大時,在農田已很難防除徹底。多花黑麥草就是這種情況,在2014年左右,路邊、樹下,黑麥草從零星存活到綠油油一片,而大家卻忽視了對其的防治。 (4) 雜草安全化除與藥效難以做到統一 對于農田使用除草劑來說,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大家都普遍認可,甚至一些經營者為了提高安全性,指導農民使用時降低用量,或者因想賺更多利潤、農藥知識水平低等原因,不能正確指導農戶使用除草劑,使靶標雜草危害加重。 而用戶自己濫用藥、隨意加量、噴施不勻等因素,造成雜草存活、變異以及作物藥害的幾率也增加了不少。 只有充分發揮藥劑的特性才能做到安全與藥效的統一。比如唑草酮是一類高效闊葉觸殺性除草劑,畝用量低、溫度高、活性強,但不能與乳油類藥劑混用等,由于對這個藥劑特性的不了解,前些年在小麥田頻頻出現藥害、藥效等問題。 03、外界因素造成雜草規模化遷移 近些年,農家肥的使用大幅減少,雜草種子隨糞便、隨風、隨鳥遷移的影響已被人們所忽略,更多的問題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 機械化耕作,雜草種子隨農機車輛遷移 機械化耕收大勢所趨,規模化的收割耕作機械,將一些雜草種子帶離原有區域,擴展到更廣闊的生長空間,從幾粒、幾十粒發展壯大,雜草危害區域不斷擴大。 對于此種情況,預防措施是要及時清理耕收機械特別是跨區作業的機械,減少雜草種子的侵入。 (2) 雜草種子隨河流和雨水進入農田 路邊、田埂、溝旁、樹下,雜草侵害越來越嚴重,這些雜草繁育的種子又會隨著河流、雨水、風進入農田,形成持續危害。 預防措施:澆地時加過濾網防止雜草種子侵入。 (3) 作物種子篩選不良,雜草種子被帶入農田 種子行業發展已逐步規范,但是在農村,農民為了節省成本,還是采購一些非正規種子公司生產的品類,由于篩選不過關,雜草種子隨農作物種子帶入,造成的損失屢見不鮮。 預防措施:購買優質正規種子或對種子進一步篩選、處理。 總之,雜草發生快速變化的原因很多,客觀因素是其中之一,但農民的淡漠意識是讓雜草危害持續加重的主因,農業人應該警醒了。 采取有效防除措施 當下農田除草,主要應用化學除草劑,不管是苗期土壤處理,還是苗前苗后封殺雙效,以及主要的莖葉處理,如何做到高效簡潔?除去使用除草劑,我們還能有什么辦法抑制雜草的危害加重? 01、提高業務水平,指導農民用藥技術 (1) 加強對雜草知識的認知 對于雜草,不僅僅要了解叫什么,更要從專業的角度了解其習性、繁殖方式、出苗時間、開花結籽情況等,便于將特殊雜草在農田中集中防治。 而雜草的特殊習性是必須要熟知的。譬如:藜是一年生雜草,發芽高峰集中于3月中下旬,對于麥田來說,如果施藥時間過晚,麥田的雜草葉齡較大,極難防除;尤其對于大齡的藜,葉片表面有一層蠟質,藥液很容易滑落。蘆葦、茅草剛發芽時溫度較低,并且錐形生長,芯葉不展開,葉片易生成蠟質層,不能很好地受藥,藥效肯定不理想;莎草科雜草既能開花結籽,又能根莖繁殖,徹底防除都要考慮到。對雜草的特性有了了解后,有針對性地做出調整,選擇合適的農藥制劑,添加增效助劑或者選擇正確的防除措施,以達到良好的防效。 (2) 深入學習掌握除草劑知識 農藥的品類太多,除草劑也有上百個,每種藥劑都有自己的特性與殺草譜,即使殺草譜廣泛,也并不是在實際應用中都有很好的防效,與溫度、濕度、草齡等都有關聯,且主殺草譜也就幾種雜草而已,因此更要對藥劑的特性熟悉掌握。 除草劑的特性主要從安全性、作用機理、主殺草譜、殘效期及持效期等方面來考量。安全性主要是考慮是否對當茬及下茬作物安全或者在某種特定時期安全;作用方式分土壤封閉和莖葉處理,莖葉處理劑又分觸殺和內吸傳導,因此雜草死亡的徹底性與施藥技術嚴謹程度有關;此外因除草劑作用機理不同,雜草死亡時間長短不一,且因殘效期的原因能否抑制雜草種子再次萌發等。人無完人,農藥也一樣,也有許多欠缺不足之處,因此在使用除草劑時,要充分考慮各種現實情況,規避藥劑本身的弱項,發揚其優勢特點,才能達到更完美的防除效果。 (3) 作物田雜草防除的要領和技巧 除草劑的一個很大特點就是理論常識與實際應用存在很大差距,被太多的客觀因素所制約,因此充分了解藥劑的特性后,還要結合作物田的實際情況、施藥時的現實問題,對施藥技術提前充分規劃,畢竟作物安全、高效除草需要同步進行。 另外,除草劑的應用技術嚴謹性和靈活性要有機結合,非常多的除草劑實際應用技術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試驗實踐所得,發揮單品類除草劑的技巧,是非常值得推薦的。譬如乙羧氟草醚是馬齒莧的克星,二氯吡啶酸對刺兒菜高效,氯吡嘧磺隆能殺死香附子地下球莖等。當下,各生產廠家都有大規模的配方研制、試驗、實踐團隊,就是要追尋各類農藥的理論藥效與實際應用所未探索到的那片藍海。 02、端正施藥態度,糾正錯誤用藥習慣 (1) 拋棄錯誤用藥習慣,將藥用對 除草劑中的土壤處理劑,對土壤墑情要求嚴格,平整、濕潤以及足夠的對水量才能保證藥效的發揮,不可隨性而為。此外,相對莖葉處理劑,噴施苗前土壤封閉處理劑的要比直接應用苗后莖葉處理劑的雜草危害要輕很多,因此東北土壤處理劑仍在廣泛應用。而對于苗后莖葉處理劑,現在大部分為內吸傳導型除草劑,雖說是見草施藥,但要區分草齡的大小,更不能在任意時間里去噴施,應在雜草葉片能有效吸收的上午9點前后以及下午5點左右噴施,藥效最佳,避免費工費力。 (2) 嚴謹用藥技術,發揮出藥劑優勢 用藥技術應注意“指導建議”和“嚴禁”之分,“建議”就是要發揮藥效優勢,提高防治效果,而“嚴禁”則禁止違規操作,否則教訓是深刻的。 “指導建議”要注意施藥時期、施藥時間、畝用水量等囑托,遵循好必提高藥效;“嚴禁要求”要關注作物品類、何種情況不能用藥以及用藥前后的禁止項等,務必遵從。如玉米苗后使用煙嘧磺隆類除草劑,越年禁止種植高粱,以及煙嘧磺隆禁止使用于特種玉米田、前后7天禁止使用有機磷農藥等。 (3) 端正使用除草劑的態度,不懂要問,不可應付了事 農村中用錯藥的事件屢見不鮮,自以為是、模棱兩可且真正用藥時只是為了用上藥,對真正的藥效事后才去了解,這絕對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一個產品面世是經過無數次的實踐試驗,如果因沒有正確使用除草劑而帶來的問題,應該多從自身找原因。 另外一個態度問題,就是對施藥技術的不嚴謹,買藥時沒有了解清楚注意事項和使用方法,用藥時又隨性而為,如造成藥效不好或者出現藥害,不問青紅皂白就認為是農藥的問題,這種情況在農村非常普遍。出現問題相互推諉,最終的結局只能是雙虧。 03、雜草品類增多,復配或組合藥劑盛行 除草劑的組合不斷變化正是為了應對雜草品類的不斷增加。但是,藥劑本身也有相互作用力以及草譜涉獵不全,經常顧此失彼,且農民用藥時的不規范、不嚴謹,造成老品類防除對雜草不徹底、新品類防治效果不理想等現狀。 隨著農田雜草品類的增多,藥劑混配是必然,可以發揮藥劑互補的作用,但是應該杜絕“萬能藥”“懶漢藥”,因為每塊農田的情況都不一樣,提倡根據不同情況靈活搭配,現混現用。此外還是需要提高對除草劑品類特性的深入了解。 04、加快農藥研制步伐,將難題扼殺于萌芽 最近幾年中國農藥突飛猛進,有無數個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應用于中國乃至世界,科研、試驗、實踐密不可分。 農田中的雜草正在發生很大的變化,因此,化學防除的步伐還需加快,對單類雜草的防除理應得到大家的重視,變異、抗性、受外界因素影響等因素,都要有更全面的應對方法。 05、改茬輪作,降低雜草防除難度,優化改良土壤 農田作物種植受氣候、環境的影響較重,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農業種植者懶于創新,一種作物、一類模式一直種植下去,導致連作的重茬問題,以及固定的管理方式帶來的土壤鹽漬化、板結、單作物營養元素短缺等問題越來越嚴重。并且這些一成不變的種植模式,造成農田中的眾多雜草極難防除,有很多專家、學者提出農田換茬輪作,調節土壤的pH值,提高土壤的營養均衡和休耕頻率,筆者覺得非常有必要,農田的雜草防除也會簡易很多。 綜上所述,農田除草應用除草劑是簡潔高效的方式方法,農田雜草在變化,有客觀因素,更有主觀因素所致。因此,發現問題根源,找出解決辦法,采取合理措施,端正用藥態度,增強用藥意識,嚴謹用藥技術,提高用藥質量,相信雜草防除并非難事。另外應用合理的倒茬方案,既能提高藥劑防除的功效,又能提升作物需求的土壤有機質含量,也是值得提倡的辦法。 |
![]() |
![]() |
相關閱讀 |
2014年節后草甘膦新走向 |
2011新增救災農藥儲備簽約儀式成功舉行 |
山東行第二站安丘—土壤消毒“安丘模式”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