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北肥料市場新老問題交織存在,給肥料企業帶來諸多困難 |
來源:農資導報 2019-12-28 9:04:00 |
東北是肥料企業的必爭之地,但2019年的東北市場新老問題交織存在,給肥料企業帶來諸多困難。新問題是:近期玉米價格走勢不定,運輸成本上漲;老問題是偷養分的劣質肥,搶占正規企業的市場份額。這是本報近日采訪多位肥料生產企業和經銷商獲知的信息。對于明年的東北市場,大家普遍感到壓力挺大,但也有企業認為機會不少。 當前東北整個農資市場的競爭激烈,很多廠家銷量下滑,甚至有大型復合肥企業因多種原因一年虧損近億元。 ——今年的玉米價格出現了持續走強的行情,進入11月份以來,局部有漲有跌,但上漲的勢頭有所減弱,尤其是東北地區玉米跌價比較明顯,很多農民也開始發愁明年種多少? ——遼寧地區品質好的紅富士往年能賣到4元/斤左右,而今年只能賣到2.4元/斤。 ——10月以來國內公路、水路運輸成本相繼抬升。特別是自10月10日江蘇無錫大貨車側翻事故以來,全國范圍掀起“嚴查超載”的旋風,10月底遼寧省交通廳通知,全面整治大貨車超載。 ——有企業生產偷養分的劣質肥料低價銷售。 ——種植戶假稱買肥向生產企業詢價,企業為求銷量報低價,沖擊現有渠道,造成市場銷售體系越來越無序。 接受本報采訪的一家大型肥料企業的業務經理說:“東北市場不好做,外來的大型企業肥料銷量下滑得厲害,加上運輸費用的增加,企業利潤越來越薄。還有些種植戶希望直接從廠家進貨,他們四處比價,造成銷售體系越來越無序。” 前幾年,糧食售價較高,外地進入東北市場的品牌肥料盡管價格高,但憑著產品質量好、企業服務好,種植戶也愿意購買。近兩年糧食價格下跌,種植者為減成本購買便宜的劣質肥料。東北經銷商說:“這幾年有些小肥料企業又冒出來了,產品偷養分,以次充好,大家貪圖便宜瞎買瞎用。” 面對亂局,企業也在探索不同的解決之道。 江蘇龍燈化學有限公司植物營養與保健市場部技術支持經理曹春波介紹:“企業在東北水稻市場方面的業務漸有起色。當地飛防覆蓋面積越來越大,企業推出的組合套餐的模式也很受歡迎,農藥、肥料協同銷售更是一個特色。” 武漢中農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東北區域總監薛向美表示:”盡管市場不好做,但他們針對需要推出的組合套餐肥的競爭力不錯。企業針對目標客戶也有更多的服務手段,產品的粘性就比較好。” 吉林市輝隆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虎說:“種植戶需求的變化是企業的機遇,能促進產品優化升級。他們的產品增產效果明顯,核算下來農民的投入增加有限。因此靠產品的性價比優勢也能留住種植戶。” |
![]() |
![]() |
相關閱讀 |
水稻三大主要病害高發期,防治一定要趁早! |
新型土壤熏蒸劑“辣根素”成為溴甲烷替代品 |
重回20萬元/噸以上!供需吃緊下草銨膦漲勢有望延續至6月?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