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葡萄缺鐵有哪些癥狀?該怎么防治? |
來源:網絡 2020-1-2 17:58:00 |
葡萄缺鐵是生長期間出現的一種現象,給農戶們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因此,必須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防治。本文將帶領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葡萄缺鐵的癥狀、發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供大家參考。 癥狀: 由于鐵在植株體內是以高分子化合物形態存在,在樹體內不易轉移。所以,葡萄缺鐵首先表現的癥狀是幼葉失綠,病株上葉片除葉脈保持綠色外,葉面全面黃化,而這時老葉仍為綠色,這是缺鐵癥的特有表現。缺鐵嚴重時,葉面呈現象牙黃色,甚至葉片自上而下變褐色壞死,干枯脫落;新梢生長變弱;花序黃化,花蕾脫落,坐果率嚴重下降。葡萄缺鐵和土壤pH值及通氣狀況密切有關。pH值過高(鹽堿土)時,土壤中鐵元素常轉化為根系不能吸收利用的不溶性鐵,土壤過分黏重、灌溉水偏堿性時也會出現類似現象。不同品種對缺鐵的敏感性不同,其中以歐美雜交種品種如巨峰、京亞、藤稔等對鐵的缺乏最為敏感,最易發生缺鐵性黃化。 發病原因: 1、葡萄比其他作物需鐵量大: 葡萄生長發育期比其他作物需鐵量大,對鐵非常敏感。 2、連年高產: 連年高產,一般667㎡產2000~2500kg,從土壤中帶走大量的鐵元素,加之近幾年未施過鐵肥,有機肥施用量不足,導致土壤中嚴重缺鐵。 3、鐵元素缺乏: 淋溶性較大的沙土,降水多的果園,水土保持不好,鐵元素易被沖走而導致土壤鐵元素缺乏,引起葡萄發病。 4、土壤pH對鐵影響很大: 土壤中鐵的有效性隨pH值的升高而降低。石灰性土壤pH值在 7.5~8.5之間,加之含有大量的碳酸鈣,致使土壤中可溶性鐵鹽變為不溶性鐵鹽,導致全鐵含量較高,而有效鐵含量較低,葡萄根系吸收困難。 5、土壤情況: 葡萄出現缺鐵癥狀時往往與土壤分析總含鐵量測定不相吻合,主要是土壤情況不利根系對鐵的吸收。如土壤黏重,排水不良或土溫過低、鹽堿地等土質狀況。在偏堿性的土層中游離二價鐵離子易被氧化成三價鐵離子而被固定,不能被葡萄根系吸收利用。 6、元素間拮抗: 不合理的施肥使土壤中多種微量元素如鋅、銅、鎂、錳等供應失調,元素間發生拮抗作用,導致葡萄根系對鐵元素吸收困難。 7、葡萄病害: 葡萄的一些根部病害干擾和破壞了根系吸收和合成利用土壤中鐵元素的功能,從而導致缺素癥而引起黃化。或樹齡過大、樹體老化、結果量偏多,均易引起植株對鐵的吸收困難,同時造成鐵離子在植株體內移動性效差,因此缺鐵在新梢或新展開的葉片上常見。 8、追肥不合理: 6、7月葡萄進入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并進期,屬需肥高峰期,葡萄種植戶習慣追肥灌水,追肥一般以氮磷鉀為主或復合肥為主,不重視鐵肥,加上灌水后土壤耕層有效鐵淋溶下移,致使根系密集區土層有效鐵含量下降,植株表現缺鐵癥狀。 9、最易缺鐵季節: 葡萄缺鐵癥主要在春天冷涼、潮濕天氣時發生。 防治措施: (1)重視土壤改良,促進土壤中鐵轉化為可利用狀態。增施有機肥,深耕改土,防止土壤鹽堿化和過分黏重。土壤鹽堿化嚴重的葡萄園,在春季干旱時,應及時灌水壓鹽堿。 (2)補鐵。葉面噴施0.2%硫酸亞鐵溶液,生長前期7~10天噴1次,連續噴3~4次。為了增強葡萄葉片對鐵的吸收,噴施硫酸亞鐵時可加入少量食醋和0.3%尿素液,這對促進葉片對鐵的吸收、利用和轉綠有良好的作用。 |
![]() |
![]() |
相關閱讀 |
紅薯這樣種植能增產10%以上 |
怎樣辨別粉劑農藥是否失效 |
菠蘿灰斑病的危害癥狀、發病條件及防治方法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