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麥追施返青肥,什么時間、用什么肥、用多少肥? |
來源:網絡 2020-2-13 22:53:00 |
春節前后,冬小麥就要追施返青肥了,小麥追肥時間怎么選擇呢?追肥選擇哪些肥料呢?追肥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一、根據苗情施肥 其次,這類麥田追肥時間要向后延遲,當麥苗長到倒二葉時,就是小麥穗分化到四分體時進行追肥,這樣就恰到好處。旺長的麥苗過早追肥不好,過晚也不利于產量形成。對于晚播瘦弱的小麥,多在3月上旬小麥植株主莖第一節間長度已經定長,第二節間正在起身伸長時施肥,這樣不會造成莖部節間太長而削弱植株抗倒伏能力。 二、追肥數量 冬小麥年后追肥的數量,應統籌考慮土壤肥力和麥田前期底肥的施用情況。根據麥田生長的實際情況,小麥生育期氮肥的總用量一般為每畝13公斤左右,如果基肥施入的氮含量已達到每畝13公斤,而且施肥位置較淺(10cm),麥田群體過旺的話,可考慮不施或少施氮肥。從越冬苗數來看,每畝40萬頭以下的麥田或仍處于單根獨苗的麥田是施肥的重點。具體用肥量如下: 1.返青前每畝總莖數小于45萬,葉色較淡、長勢較差的三類麥田,應及時進行肥水管理,春季追肥可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在返青期,隨澆水每畝追施尿素5~8公斤;第二次在拔節期隨澆水每畝追施尿素5~10公斤。 2.返青前每畝總莖數在45~60萬之間,群體偏小的二類麥田,在小麥起身期結合澆水每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 3.返青前每畝總莖數在60~80萬之間,群體適宜的一類麥田,可在拔節期結合澆水每畝追尿素12~15公斤。 4.返青前每畝總莖數大于80萬、葉色濃綠、有旺長趨勢的麥田,應在返青期采取中耕鎮壓,推遲氮肥施用時間和減少氮肥用量,控制群體旺長,預防倒伏和貪青晚熟。一般可在拔節后期每畝追施尿素8~10公斤。 5.受到越冬期或返青期凍害的小麥應根據凍害發生情況追肥和灌水,對于凍害嚴重的要立即每畝施尿素5~10公斤和澆水,促進小麥早分蘗、提高分蘗成穗率、減輕凍害的損失。 6.對底肥未施磷肥或缺磷田塊要追施磷酸二銨。未施或少施鉀肥的建議在返青或拔節期追施氮鉀復合肥;要結合紋枯病防治、一噴三防等手段進行根外追肥補償磷鉀肥;沒有灌溉條件或無有效降水,可在春季葉面噴施尿素和磷酸二氫鉀,起到以肥濟水的作用。 7.可以在小麥灌漿期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硼肥和鋅肥,預防干熱風和倒伏,提高灌漿強度,增加粒重。 8.缺硫地區麥田,如底肥沒有施用過磷酸鈣、硫酸鉀、硫基復合肥等,應在第一次追肥時選擇施用硫酸銨,每畝施硫用量2公斤左右。 9.許多農戶旋耕后不耙地,造成播種過深出現深播弱苗,分蘗少,苗勢弱的田塊建議返青期追施尿素10~15公斤。
三、根據天氣 要根據天氣條件和肥料種類,采用相應的施肥方法。天氣晴好,麥田比較干旱,必須以澆水為主,推后追肥。對墑情好的麥田,以畝施磷鉀復合肥5-7公斤為宜。 四、肥料選擇 大顆粒尿素與小顆粒尿素在施用方法、肥效上都有什么異同點? 大、小顆粒尿素,有效成分都是水溶態速效性氮素分子,而且含氮量都是46%。只是兩者的粒徑大小不同,大顆粒尿素相對小顆粒尿素粉塵含量低,抗壓強度較高,流動性好,可散裝運輸,不易破碎和結塊,適合于機械化施肥。 尿素都是分子態氮,它們直接被作物吸收的數量不多,要在土壤中轉化成銨態氮后才可以大量吸收。所以尿素無論顆粒大小,做追肥施用時都要比碳銨提前幾天。 注意,大小顆粒尿素都不能與硝酸銨、硝酸鈉、碳酸氫銨等吸濕性強的化肥混合使用。 大顆粒尿素的溶解速度稍慢,適于做基肥,不宜做追肥和沖施肥施用。它的顆粒大小與磷酸二銨相匹配,可以用做摻混復肥的材料。 小顆粒尿素適用于各種土壤和各種農作物,是含氮高的氮肥,可作為基肥和追肥施用。將小顆粒尿素作追肥使用時,最好是條施或穴施,盡量不要撒施。若無法條施或穴施時,則最好在小雨前后,土壤濕潤時撒施。作返青肥時用量不宜過多,作分蘗肥、穗肥時要施足。作根外追肥時也有一定增產作用。小顆粒尿素宜做葉面施肥,其濃度一般為0.5%~2%。 大顆粒尿素價格略高于小顆粒尿素。 小顆粒尿素溶解和釋放的速度要稍快一點。大顆粒尿素在土壤中的溶解和釋放稍慢一點,二者肥效的快慢之差是很小的。做追肥時,小顆粒尿素的肥效要稍快于大顆粒尿素的肥效。而從損失的角度來比較,大顆粒尿素的損失較小,同時大顆粒尿素縮二脲含量低,這對作物有利。 |
![]() |
![]() |
相關閱讀 |
水稻前期管理需注意事項 |
石榴桃蛀螟的危害、特征習性及防治方法 |
如何防治梨莖蜂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