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農技中心推薦多種藥劑應對沙漠蝗蟲入侵 |
來源:南方農村報 2020-3-27 8:39:00 |
為有效應對沙漠蝗蟲對我國農業生產的潛在威脅,做好2020年國內蝗蟲防治工作。3月26日,全國農技中心制定并出臺了《2020年沙漠蝗蟲防治技術方案(試行)》(以下簡稱《試行方案》)和《2020年蝗蟲監測與防控技術方案》(以下簡稱《技術方案》)。 在《試行方案》中,全國農技中心推薦多種藥劑以應對沙漠蝗蟲有可能造成的入侵危害,其中包括馬拉硫磷、高效氯氰菊酯、白僵菌、苦參堿、印楝素等。 云南、西藏、新疆為沙漠蝗蟲重點監測區域 據悉,沙漠蝗蟲主要發生在非洲大陸、紅海沿岸、中東及西南亞地區。今年以來,沙漠蝗在肯尼亞、索馬里等東非國家和與我國臨近的巴基斯坦、印度等西南亞國家罕見暴發,對當地農作物構成嚴重危害,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分析表明沙漠蝗遷飛入侵我國的風險較小,但仍必須牢固樹立風險防范意識,做到有備無患。 根據《試行方案》要求,按照“御蝗于境外、備戰于境內”的策略,堅持早發現、早預警、早防控,防范境外蝗蟲的入侵、擴散和定殖。同時,加強對可能侵入高風險區域的監測,開展國際和區域間聯防聯控和統防統治。采取應急防控措施將入侵沙漠蝗蟲攔截在境外或消滅在邊境地區。 一旦發生遷入應控制在邊境地區,應急防治處置率達到100%,綜合防治效果達到95%以上,危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內,確保不二次遷飛向內陸擴散。 其中,加強云南、西藏、新疆等可能遷入高風險區蟲情監測、及時預警。沿中印、中巴、中緬邊境線,以交通沿線及海拔較低的山口和河谷等風險地帶為重點,在200公里范圍內以縣為單位布設一批監測點,采用昆蟲雷達、高空測報燈、蝗蟲調查設備等工具監測,3-8月安排專人觀測,同時發動群眾開展人工調查,密切關注沙漠蝗成蟲遷飛動態。 多種藥劑可用于沙漠蝗蟲的防治 根據《試行方案》,在大量成蟲遷入區,可采用化學應急防治。在遷入蝗群所在地四周50-150公里的成蟲預計飛行范圍內,依托應急防治隊伍或植保專業化服務組織,選用馬拉硫磷、高效氯氰菊酯、高氯·馬等有機磷或菊酯類農藥單劑或復配劑,采用飛機、大型施藥器械等實施地毯式、圍剿性噴霧防治。 在無水生生物、錯開油菜等作物花期的區域發現沙漠蝗成蟲時,可選用氟蟲腈等特效藥進行鏟除性防治。 如果少量遷入成蟲在侵入地產卵、孵化并發育為蝗蝻,可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進行控制,推薦藥劑為綠僵菌、白僵菌、微孢子蟲、苦參堿、印楝素、苦皮藤素等,也可以用昆蟲生長調節劑(如滅蟲脲等)防治。 國內蝗蟲依舊是今年防控重點 根據全國農技中心預測,2020年全國農區蝗蟲發生接近常年,其中東亞飛蝗、亞洲飛蝗和西藏飛蝗中等偏輕發生、北方農牧交錯區土蝗總體中等發生,局部可能出現高密度蝗蝻點片。 為有效應對國內蝗蟲有可能帶來的威脅。全國農技中心在《技術方案》中,制定了了生態控制、生生物防治、化學藥劑防治的綜合防控技術 其中,生物防治技術,即在中低密度發生區和生態敏感區優先使用蝗蟲微孢子蟲、綠僵菌等微生物農藥防治,合理使用印楝素植物源農藥,在新疆等農牧交錯區,可采取牧雞牧鴨、招引粉紅椋鳥等進行防治。 化學藥劑防治技術主要在高密度發生區采取化學應急防治。可選用馬拉硫磷、高氯·馬拉硫磷、阿維·三唑磷等農藥。在集中連片面積大于500公頃以上的區域,提倡進行飛機防治,推廣GPS飛機導航精準施藥技術和航空噴灑作業監管與計量系統,監控作業質量,確保防治效果。在集中連片面積低于500公頃的區域,可組織植保專業化防治組織使用大型施藥器械開展防治。 |
相關閱讀 |
國產噻蟲嗪:專利保護過期引國內企業爭奪 未售先火 |
如果莠去津被禁用了,我們怎么辦? |
百草枯屢禁不止,給高毒農藥禁用帶來哪些啟示?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