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2020農資江湖,“得大田者得天下”!
來源:農資與市場雜志    2020-4-3 8:41:00
    

    中國農資行業發展趨勢,農藥化肥雙減,肥料創新與轉型勢在必行。對于大田作物,我們關注的更多的是能不能有產量的提高,能不能提高抗性以及防治病害的問題。大田作物的產品一定是好用、不貴,而且一定要符合我們耕作的方式。2020年度南京軒凱大田區預計將有6000—7000萬的銷售額。

2020農資江湖,“得大田者得天下”!

    特肥在大田市場的機會有哪些?

    最近聽“機會窗口”這一詞匯的頻次較高,大田區的特肥市場何嘗不是一場轉型機遇,看到了機會,才會有所行動,市場敏感度提醒特肥企業要抓住第一波紅利,南京軒凱就是看到了潛在的市場上升空間。

    1、市場需求!大田區的減肥增效的確需要特肥,現在的市場行情,應用于大田的增效復合肥、增效二銨等產品在大田市場上需求非常大。

    2、渠道需求!傳統的復合肥增長空間有限,利潤空間也有限,對于減肥增效,產業良性運作推動力偏弱,必須保障產業鏈條各個環節都能有合理的利潤。

    農戶需求!現在農民對于特肥的需求也在增加,傳統意義上用碳銨、尿素、復合肥,現在農戶主動尋找合適的特肥產品,尤其是大型種植戶,對于這種訴求更明顯。普通的農民,一家幾畝地,每畝增收幾十塊錢,他不在意,然而上千畝的種植戶會算投入產出比,投入1元錢,產出3-5元,他肯定會去做,所以這是一個訴求。并非使用特肥農民就吃虧,要從性價比來思考。比如農戶投入不多的錢,但是總體收益要高出投入,這樣產業鏈每個環節都有一定的受益。

    大田區對特肥產品有哪些要求?

    大田區的特肥不是誰都能做的,它的起點比較高,它對投入產出比的要求比經作區更高!

    馮小海認為,目前大田區投入極限值每畝50元,再多投入,農戶接受程度打折。大田區的特肥與經作特肥應該有所區別!大田特肥應該是營養第一,生物刺激素類第二,也就是“營養”+“生物刺激”,最后農民獲得收益!

    目前大田區要做特肥,主要有兩大類,顆粒型和葉噴型。

    顆粒型特肥應用于大田區還是以增效類為主,其他顆粒類產品并不多見,這類產品主要是功效成分添加的問題。顆粒型特肥應用有個共性——有效替換,減復合肥同時補一部分,減少肥料用量,同時添加的成分作用于肥料或者作物或者土壤,最終達到甚至超過原復合肥帶來的效果。

    馮小海:“傳統15-15-15復合肥,50kg一畝地,實際上我們是否需要這么多NPK呢?能不能利用一種方式,把增效成分單獨拿出來,40kg+增效成分,減10kg復合肥。中部地區,我們降到40kg是完全可以的,因為和經濟作物不同,一方面吻合種植戶施肥習慣,變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再者大田區作物還是營養需求為主。”

    在大田作物區,南京軒凱35元兩個產品組合套餐,置換10kg復合肥,實際上農戶每畝多投入了10-15元,但是最終效果超出習慣用肥。

    同時市場流通環節也有葉噴型,增效效果也能體現,具體功效,業內人士多有分歧,這一點筆者還需要進一步調研再和大家交流!

    大田區特肥產品趨勢是什么?

    大田區特肥儼然是“肥料+生物刺激素類產品”,之前的文章里筆者也提到,生物刺激素成本高,對比大田區作物經濟價值,單品推廣難度過大。而與傳統肥料組合式、互補式推廣更適合大田區。

    馮小海教授也感覺目前增效肥料小包化,或者是復合肥含量下降的趨勢還是很明顯的,增效肥料會推演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增效復合肥或者增效二銨,一部分是真正的生物刺激素制劑,不同組分完成不同的功能,十全大補的幾乎不可能完全實現。

    反之,對于一些復合肥企業,增效復合肥+葉面肥(生物刺激素等增效類產品為主),對于品牌力塑造極其有利,能夠產生1+1>2的效果。

    大田區特肥發展的障礙有哪些?

    1、經銷商認知問題

    一半以上經銷商在大田區不會賣特肥,服務能力有限,這部分渠道還是以大肥走量為主,賣的都是白菜價,認知沒能轉變過來,一味的追問,特肥價格高,農民能接受么?農產品價格不好,還能接受特肥么……其實大田區的特肥需求是非常大的,得大田者得天下,中原并不是大田最重要的區域,東北寒地水稻、新疆的棉花、內蒙的馬鈴薯……大田是模糊化的,抓住市場需求點,你能切入的話,一畝地200元投入,農戶是能接受的;馬鈴薯區沒病害,明顯增產,一畝地400元套餐種植戶也是可以接受的。

    2、農民認知問題

    提到大田區特肥推廣,大家一致認為最難的是用慣了傳統復合肥的農民,對價格高的特肥產品接受較低。大田作物和經濟作物的效益有很大差距,農戶認知存在一定的差距,準確來講是需要市場的教育。

    3、產品性價比

    大田區產品迭代,也是基于市場趨勢,投入提高,農戶定會追蹤性價比,或者是引導其關注投入產出比。一些葉面肥有效果,最后增產20元,達不到預期,市場推廣會受限。此外,結合實際,大田區增產幅度基本是5%—8%左右,為了宣傳而一味追求增產也是誤區。

    小麥、玉米、水稻,真正不好做的是水稻,認知會有一些障礙,水稻區水棉是讓農戶頭疼的問題,如果能夠解決,一畝地30元左右,農戶是能接受的,開發產品千差萬別,應用于不同的場景去使用,找到你的產品定位和賣點。

    總而言之,大田區特肥,第一階段的種植戶消費訴求,就一個原則:好用不貴!

相關閱讀
“2018中國-東盟農資產業高峰論壇”在北京隆重開幕
湖南省中方:推廣低毒生物農藥
溫州農業補貼減少起步農田面積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