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楂立枯病的癥狀、病原、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 |
來源:網絡 2020-4-9 15:46:00 |
山楂立枯病是山楂主要病害之一,在各種植產區普遍發生,嚴重影響了山楂的品質及產量,降低了農戶們的收益。本文為大家詳細總結了山楂立枯病的癥狀、病原、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希望能夠幫助農戶們更好的應對該病害。 癥狀: 山楂立枯病由于侵染時期不同,有碎倒和立枯兩種類型。幼苗剛出土,組織幼嫩時感病,在根頸處發生水漬狀病斑,幼苗倒伏,即為碎倒型。在幼苗組織已木質化后發病,根部腐爛,莖葉枯黃,但不倒伏,則為立枯型。 病原: 病原為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屬半知菌亞門絲核菌。有性階段為擔子菌亞門、薄膜革菌屬Pellicularia,在自然條件下,一般不易見到。(1)形態:菌絲有隔膜,初無色,老熟時呈淺褐色至黃褐色。菌絲分枝處往往成直角,分枝基部略溢縮。老菌絲常呈一連串桶形細胞,由桶形細胞的菌絲交織在一起而成褐色菌核。(2)特性。此菌生長適溫為17~18℃,在12℃以下或30℃以上時受抑制,高溫有利于菌絲的生長蔓延。 (3)寄主。除危害山楂外,還可危害蘋果、柑橘、松、杉、棉、麻等200余種植物。 發生規律: 潮濕低溫,土壤板結容易加重病情。塑料柵育苗以及幼苗過密時發病較重,用鋸末育苗發病則輕。 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選擇土壤疏松、富含有機質藥園地育苗,并實行輪作,避免和瓜類、豆類重茬。在幼苗出土20天后,嚴格控制灌水。在幼苗2~3個真葉和4~5個真葉時,分別灌施1%硫酸亞鐵液。 (2)藥劑防治:用1.5%多菌靈,或40%拌種靈,按種子量的1%拌種。發病初期,用敵克松1000倍液噴霧防治。 |
![]() |
![]() |
相關閱讀 |
蘋果摘袋后有黑點怎樣辦 |
黃花菜白絹病的為害癥狀有哪些?怎么防治? |
蘋果樹缺素有哪些癥狀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