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年后,只有2家農化企業能躋身市場前列? |
來源:世界農化網 2020-4-17 10:24:00 |
有市場分析師認為,目前排名前十的農業投入品公司中只有兩家還能在十年后繼續躋身市場前列。這是否是危言聳聽…… 全球人口依舊在不斷增長,糧食需求日益攀升,農業生產面臨更復雜的挑戰,公眾對食品安全和環境保護的呼聲越來越高,全球的政策和監管趨嚴,這些都是當今農業發展過程中無法回避的現實。然而,最有望解決這些問題的曾經有創新實力的傳統農業投入品公司卻在近些年遭遇創新乏力的瓶頸。 有市場分析師認為,目前排名前十的農業投入品公司中只有兩家還能在十年后繼續躋身市場前列。這是否是危言聳聽? 農業領域的創新面臨一系列復雜的挑戰 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農業投入品公司推出了一系列創新的種子和農藥產品,改變了作物的種植方式。從第一種轉基因作物 - Flavr Savr番茄于1994年投放市場以來,緊接著又有大量轉基因玉米,馬鈴薯和棉花品種面世。同期,創新的農藥產品也曾一度繁榮。先正達公司的Amistar(嘧菌酯)于1997年推出,至今仍是世界上銷量最高的殺菌劑。但從那之后,創新的步伐大大放慢了。每年推向市場的新農藥有效成分數量已經急劇下降,從2000年的30多種下降到2018年的不足20種。同時,新種子和性狀的專利申請量在2012年達到頂峰后也有所下降。 農業投入品公司近年來一直在集中精力對現有技術進行漸進式改進,包括開發玉米、大豆和棉花中新的堆疊性狀,以及通過基因測序和育種創新開發新種質。而作物保護產品的研究大多數停留在對現有化合物的劑型創新和產品復配上。相關公司在這些方面的研究還將繼續。盡管科學和法規方面的障礙仍然很多,但整體來看,許多領域都具有提供突破性創新的潛力,雖然目前進展情況還不盡人意。例如: 1. 抗病轉基因性狀。開發具有新抗病性狀的種子非常復雜,盡管投資依然強勁并且有若干計劃正在進行中,但目前尚無成功商業化的抗病性狀。 2. 轉基因作物的輸出性狀。盡管這項研究非常復雜,但農業投入品公司仍在持續研究利用基因工程和輸出性狀達到提高產量的方法。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他們僅取得了有限的進展。開發新的輸出性狀除了對提高農業生產力非常重要外,如果能成功實現這一目標(例如以大幅提高產量或進一步節約資源的形式)將大大提高消費者對轉基因種子的接受度。 3. 雜交小麥。第一代雜交小麥種子獲得的商業成功有限,因為到目前為止,單產的增幅太低,無法證明這項工作的復雜性和成本付出物有所值。盡管還有公司專注于這個潛在的寶貴機會,但是都還沒有取得真正的突破。也許有一天,新的基因方法可以克服這一障礙。 4. 用于作物保護的新活性成分。由于法規趨嚴,田試成本不斷提高,以及日益增加的科學復雜性,導致總體開發成本增加,目前處于后期開發中的活性成分數量急劇下降。但同時從某種程度講,這也是一些潛在的機會。 5. 除草劑的作用方式。近三十年來,針對不斷加劇的抗性雜草問題,沒有全新作用方式的除草劑問世。研究正在進行中,但是尋找新作用方式的產品以及未來為其開發提供條件的可能性非常小,并且目前研發管道中的候選對象很少。 盡管有些人認為,行業最近的整合浪潮可能會支持新的創新,但其他人(包括一些反壟斷機構)擔心更強大的市場勢力實際上會抑制創新。同時,突破性創新已很大程度上轉移到了數字和精準農業領域,包括農場自動化和數據驅動的決策,以實現農業投入品的精確應用。 大型農業投入品公司所面臨的科學和監管方面的挑戰,正使它們更難滿足對新型農業創新的需求,而快速崛起的競爭對手只會加劇它們所面臨的壓力。如果規模更小、更靈活的農業科技初創公司能夠在規模上填補創新空白,如提供更有效、更高效的產品和服務,滿足個人客戶的需求,那相對傳統大型公司而言,它們就有更好的機會(至少在某些領域)獲得更多的優勢。 實際上,一些市場分析師預測,目前排名前十的農業投入品公司中只有兩家還能在十年后繼續躋身市場前列。如果大公司要避免這種命運,那么他們需要立即改變其研發模式。為此,它們必須遵循五個必要條件。 一是解決實際的客戶問題 長期以來,農業投入品公司一直從以產品為中心的角度來看待他們的創新工作,以及他們的營銷和銷售。這種情況需要改變。相反,企業必須把客戶放在首位。它們還應擴大其種子和作物保護產品的投資組合,提供可根據客戶的個性化需求量身定制的服務,并促成明顯的積極成果。 隨著消費者和監管機構希望他們的作物種植更加可持續,減少使用農業公司長期以來銷售的農化產品,開發上述解決方案變得更加重要。因此,企業需要開發和推廣支持可持續農業的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包括能夠承受環境條件變化的抗蟲種子,以及能夠進一步減少農化品使用的新型數字農業解決方案。他們必須出售為特定客戶需求而設計的綜合產品包。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些需求,傳統農業投入品公司必須與農民直接互動,并與他們合作開發新產品和數字服務。與此同時,他們需要在定制化和開發產品和解決方案之間找到適當的平衡,這些產品和解決方案可以在廣泛的客戶基礎上標準化,從而產生最大的價值。 二是將資源集中在最高價值的機會上 農業投入品公司必須學會合理地優先安排研發工作,然后將所需的資金和人才資源分配給最有價值的機會。研發資源需要集中于應對種植者面臨的最大挑戰,而不是維持公司的傳統研究范疇。這樣做可能需要將相當多的資源從一些不再增加價值的內部流行項目中轉移出來。它還可能需要改變當前的研發管理機制和決策流程。 三是在內部研發與外部創新之間取得平衡 農業投入品公司再也不能僅僅依靠自己的研發機構來進行最有前途的創新,尤其是在傳統范圍之外的領域。相反,他們需要通過與數字初創公司和其他專業公司合作來豐富自己的創新渠道。生物技術和農業技術初創公司的外部生態系統絕不像制藥行業那樣豐富,但它們正在迅速發展。 為了利用這一優勢,農業投入品公司應考慮與外部參與者合作,共同承擔創新的成本和風險。這樣的合作將使他們能夠利用他們所缺乏的專業知識和創新能力。公司應該考慮幾種選擇,包括與同等地位的公司建立合作發展伙伴關系,與規模較小的企業達成協議,為它們在特定領域的研究提供資金,并與大學、政府機構和非政府組織開展合作。 盡管大型農業投入品公司可能會繼續在內部為自己的創新提供資金,但它們還應該通過創新專用的融資模式(例如內部公司風險投資部門),對有前途的年輕公司進行投資。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投入必要的資源,有效地發掘外部機會和新技術,并建立相應的流程,以便迅速采取行動加以利用。 四是在整個公司內部推動創新文化 在當前環境下,農業投入品公司將其創新努力局限在研發部門內的做法不再可取。現在,整個公司都必須具備創新性,要培養以客戶為中心、以外部為中心的創新文化,以及迅速將新產品,新服務推向市場的能力并積極試錯。研發之外的跨職能協作對于研發、田試和監管職能之間的順暢交互至關重要。營銷和銷售組織也必須以創新的方式思考和行動,開發新的方法來增強他們對客戶需求的理解,并創建綜合的解決方案來滿足客戶的需求。 五是數字化思考和行動 數字化是當今農業的現實。如果大型農業投入品公司要跟上新進入者的步伐,滿足農民、監管機構和消費者的需求,它們就必須在數據、分析和數字技術方面建立新的跨職能能力。而只保持獨立的數字部門或卓越中心,可能會進一步孤立他們在數字化方面的努力。如果整個公司要最大化其創新潛力,就必須進行數字化思考。 立刻行動,成為下一個創新領導者 大型農業投入品公司面臨著艱難的未來,面臨著重大的研發挑戰,日益嚴格的監管環境以及來自傳統農業領域之外的競爭對手的猛烈沖擊。 在競爭日漸激烈的商業環境中,獲勝者將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其創新能力來取勝。農業投入品公司應該認真合理地,在現實的戰略方向的背景下實踐上述五個必要條件。 為了取得成功,公司必須明確其研發目標,并且必須制定與該戰略完全相符的可行優先事項。農業行業的狀況正在迅速變化,農業投入品行業需要從現在開始,迅速采取行動。 |
![]() |
![]() |
相關閱讀 |
農資市場整頓“五強化” |
瀘西縣:鮮活果蔬農藥殘留合格率達99.6% |
農藥企業洗禮近一年,農藥上市企業有哪些變化呢?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