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4月下旬,也進入到春季市場掃尾、夏季市場尚未啟動這么一個青黃不接的尷尬階段。目前各個二銨廠家手中春季待發訂單所剩無幾,部分用肥較早的地區零售階段都已完成,手中剩貨較多的經銷商開始低價出貨,個別復合肥和摻混肥工廠也開始低價出售原料肥,市場批發價格較為混亂,僅以東北市場為例,每年磷肥四大家的發貨總量都在150萬噸以上,這么大的一個市場為何大家卻抱怨連連?

首先,市場透明度較高,利潤空間較小。二銨作為即可農業直接使用又可作為摻混肥原料的肥種,下游市場需求量較大,但相反的利潤空間自然相差甚遠。很多經銷商表示一噸二銨投入2-3千元但是利潤卻只有一點點,有的時候甚至為了進行搭配其他肥種,價格更低。但是對二銨來講,基層農戶的認可度還是很高的,只要價格合理,銷售難度并不困難。只要在合適的時機懂得讓利,那么農戶忠誠度還是很高的。
其次,淡季漲價,旺季落價常有發生。回首今年的春季市場,年前二銨價格一路下行下游備貨積極性較差,年后疫情爆發化肥發運緊張,大家一窩蜂的采購整體價位上揚;待到發運問題解決湖北地區企業復產整體價位又逐漸下行。一旦在錯誤的時間入場,就意味著今年春天要賠錢了。
綜上,二銨作為擁有大量市場的傳統肥料,雖然在經銷時面臨著諸多困難,但只要選對進貨時間,就能體現出貨量大的優勢甚至帶動其他肥種的銷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