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棉鈴蟲來襲,怎么辦?快用棉鈴蟲絕佩 |
來源:網絡 2020-5-7 13:51:00 |
棉鈴蟲在棉區和蔬菜種植區均有發生,常常給農戶們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農戶們必須及時使用棉鈴蟲絕佩等化學藥劑或者其他方式防治該蟲害。為了幫助農戶們更好的應對棉鈴蟲,本文將為大家作深入的分析,詳情如下: 生活習性: 成蟲白天隱藏在葉背等處,黃昏開始活動,取食花蜜,有趨光性,卵散產于棉株上部。幼蟲6齡。初齡幼蟲取食嫩葉,其后為害蕾、花、鈴,多從基部蛀入蕾、鈴,在內取食,并能轉移為害。受害幼蕾苞葉張開、脫落,被蛀青鈴易受污染而腐爛。老熟幼蟲吐絲下垂,多數入土作土室化蛹,以蛹越冬。已知有赤眼蜂、姬蜂、寄蠅等寄生性天敵和草蛉、黃蜂、獵蝽等捕食性天敵。除用化學方法防治外,還可進行樹枝誘殺、建立玉米誘集帶、苘麻誘殺等。 棉鈴蟲在新疆棉區年發生3~4代,以滯育蛹在土中越冬。北疆第1代主要在麥田危害,第2代和3代幼蟲主要危害棉花頂尖、蕾、花、鈴,造成受害的蕾、花、鈴大量脫落,對棉花產量影響很大。第2、3代幼蟲除危害棉花外,有時還會成為玉米、花生、豆類、蔬菜和果樹等作物上的主要害蟲。 發生規律: 棉鈴蟲一般每年發生3代, 卵的孵化期3~7天左右,幼蟲期15~20天,蛹期18天左右,成蟲期一般為7~10天。棉鈴蟲幼蟲共有6齡,有時5齡,幼蟲取食棉花生長點、蕾、花, 隨著棉鈴蟲幼蟲的長大,又開始啃噬棉鈴,一只幼蟲可以鉆蛀10~20個花蕾或花鈴,受害的蕾不能正常開放,嚴重時枯黃脫落;受害的花鈴,為黑褐色 水浸狀斑,嚴重時棉鈴上布滿黑點,僵化脫落。 防治措施: 1、人工捉蟲。對棉鈴蟲發生嚴重的地塊,且蟲齡為三齡以上,可采取清晨或黃昏人工捉蟲的方法進行防治。 2、物理防治:誘殺成蛾,采用頻振式殺蟲燈、性誘劑或楊枝把誘蛾,也可配制糖醋液誘蛾。 3、灌水滅蟲。結合棉田耕翻進行冬灌,可以沉實、風化土壤,凍死害蟲,使越冬棉鈴蟲蛹減少43.5%~72.3%。棉花生長期,根據植株生長的需要,在棉鈴蟲二、三代蛹盛期,結合抗旱適時灌水,對控制三代、減輕四代棉鈴蟲危害具有明顯效果;據調查,適時灌水,蛹的死亡率可達70%左右,當代百株卵量下降70%。另 有資料表明,如果灌水淹沒表土達1.5小時左右,則棉鈴蟲入土1天者死亡率達100%,入土3~4天者死亡77%~85%,入土6~8天者死亡61%~73%。 4、化學防治:食葵田可采用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甲維鹽)、茚蟲威、蘇云金桿菌(Bt)、氯蟲苯甲酰胺等。在棉花田可用氯蟲·高氯氟14%微囊懸浮-懸浮劑2000-3000倍液或22%噻蟲·高氯氟SC(阿立卡)等進行噴霧防治。加工番茄田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800-1000倍液噴霧,并交替使用藥劑,不要隨便混用農藥,以免造成藥害、使棉鈴蟲產生抗性。也可使用棉鈴蟲絕佩等相關產品,防除作物生長期間出現的棉鈴蟲。 |
![]() |
![]() |
相關閱讀 |
選購硅酸鎂鋁產品要注意的問題 |
絲瓜溝金針蟲的危害、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 |
春季大蒜管理及大蒜春季施肥澆水技術總結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