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蠶豆立枯病的癥狀表現、發病規律及防治方法 |
來源:網絡 2020-5-26 16:06:00 |
蠶豆立枯病是一種常見病害,在種植期間常常出現,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本文為大家詳細總結了蠶豆立枯病的癥狀表現、發病規律及防治方法等相關知識,希望能夠對農戶們有所幫助。 癥狀表現: 各生育階段均可發病。主要侵染蠶豆莖基或地下部。莖基染病多在莖的一側或環莖現黑色病變,致莖變黑。有時病斑向上擴展達十幾厘米,干燥時病部凹陷,幾周后病株枯死。濕度大時菌絲自莖基向四周土面蔓延,后產生直徑1~2mm、不規則形褐色菌核。地下部染病呈灰綠色至綠褐色,主莖略萎蔫,后下部葉片變黑,上部葉片僅葉尖或葉緣變色,后整株枯死,但維管束不變色,葉鞘或莖間常有蛛網狀菌絲或小菌核。此外,病菌也可為害種子,造成爛種或芽枯,致幼苗不能出土或呈黑色頂枯。 發病規律: 主要以菌絲和菌核在土中或病殘體內越冬。翌春以菌絲侵入寄主,在田間輾轉傳播蔓延。該菌侵染蠶豆溫限較寬,土溫10~28℃均能產生病痕,以16~20℃為最適,長江流域11月中旬至翌年4月發病。土壤過濕或過干、砂土地及徒長苗、溫度不適發病重。 防治方法: (1)輪作提倡與小麥、大麥等輪作3~5年,避免與水稻連作。(2)適時播種春蠶豆適當晚播,冬蠶豆避免晚播。(3)加強田間管理,避免土壤過干過濕,增施過磷酸鈣,提高寄主抗病力。(4)種子處理 用種子重量o.3%的40%拌種雙粉劑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拌種。(5)苗床土壤處理 用40%五氯硝基苯粉劑與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1:1混合,每平米苗床用混合粉8g與10~15kg細土混勻,播種前取1/3鋪底,2/3蓋在種子上。(6)發病初期開始噴灑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100~12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溶性液劑600倍液,或5%井岡霉素水劑1000~1200倍液,隔7天1次,防治1次或2次。 |
![]() |
![]() |
相關閱讀 |
杏樹早春防止凍害的方法措施有哪些? |
胡蘿卜地下害蟲的科學防治方法總結 |
溫差較大番茄裂果該如何防治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