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敵當前,不得不防!細說水稻紋枯病 |
來源:191農資人 2020-6-5 9:59:00 |
2019年夏季,在北方水稻種植過程中,由于進入六月中下旬天氣陰雨不斷,導致了水稻病害發生幾率的加大。在大多數地區發生了水稻“爛腳秧”的現象,一些地區的農戶比較重視,進行了藥劑防治,但是有些農戶忽略了這個現象的發生導致后期減產,追悔莫及。 那么俗稱的“爛腳秧”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在2020年的生產中因該注意哪些問題呢?“爛腳秧”實際是水稻常見病害的一種,學名紋枯病。密植矮稈雜交稻的高產田發生最為嚴重,導致葉片枯死,結實率降低,千千粒重降低,一般造成損失10%-20%,嚴重時可達50%以上。 在北方水稻種植過程中原本不是常見的病害,但是近些年由于耕種習慣和種植時間差上的一些原因,例如:在北方水稻收獲期各地收割作業隊伍(尤其是南方稻怍區)協助收割,機器上攜帶病菌,在收割結束后,病菌殘留在本田中越冬,第二年環境適合時侵染進入植株體內形成病害。而且水稻種子目前還沒有相應的抗病品種。在北方稻田現在已經逐漸變成一種常見病害。 紋枯病并不像稻瘟病那樣來勢兇猛,那么直觀具有視覺沖擊力,紋枯病主要影響水稻粒數和千粒重導致減產。所以很多人都沒當回事,真正進行防治的少之又少,于是不知不覺中你的產量被“偷”走了。 當氣溫20℃以上,相對濕度95%以上開始發病。高溫高濕利于病害流行,田間密度過大、氮肥施用過多都會誘導和加重紋枯病的發生。一般在分蘗期開始發生,最初在近水面的葉梢上出現水漬狀橢圓形病斑,以后斑病增多,常相互愈合成為不規則大型的云紋狀斑,其邊緣為褐色,中部發綠或談褐色。葉片上的癥狀和葉路上基本相同。病害由下向上擴展,嚴重時可到葉尖,甚至穗部發病,大片倒伏。 紋枯病的綜合防治: 一、外來作業機車,或者是本地區紋枯病發病區域作業的機車一定要進行清洗。 原因:紋枯病是土傳病害,到紋枯病發病的中后期就會產生菌核,菌核會掉落在水中、土中過冬。作業機車(整地車或者收割車)在發病區域作業后,就會攜帶菌核。 二、打撈菌核 紋枯病發生嚴重的地塊一定要打撈菌核。在泡田整地時,由于菌核比水輕,會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大家盡量選用篩目小一點的篩子。水整地前和整地后都要把池子中的秸稈等殘渣撈起,集中移到遠離稻田的地方,最好深埋,或者曬干焚燒,千萬不要堆在池埂子上放一年。 三、水層管理要堅持淺濕干間歇灌溉 紋枯病的發病特點為開始時隨水流進行水平侵染,然后垂直發展。據近年來的田間調查,隨著水層的深度增加,紋枯病危害程度越大。也就是說深水灌溉,非常有利于紋枯病的發生。淺濕干間歇灌溉可以有效抑制紋枯病的發展。在當前水稻生長進程下,雖然是水分需求的敏感期,但根據控制灌溉理論,只要在田間濕潤的情況下,土壤中的含水量足夠滿足水稻正常生長發育。所以請大家進行淺濕干間歇灌溉,達到無明顯水層時仍可以堅持2-3天再上淺水,保持田間土壤透氣也可促進根系發展。 四、藥劑防治 1、上年發病嚴重的地塊必須進行防治,不嚴重的地塊如果發現病株也要及早用藥,防止病菌擴散。噴藥時期第一選擇在分蘗末期是最佳時期。 2、適期用藥。始病期,即開始用藥防治,此時用藥效果最好,隨著用藥時間的推遲,藥劑對紋枯病的防效逐漸下降。一般6月下旬紋枯病開始發生,最開始一般在靠近池埂處發生。 3、用藥次數。中等偏輕的地塊一般噴施1-2次,重度發生噴施2-3次。 4、適當加大用水量。水稻紋枯病發生在植株中下部,用水量少藥液不能充分到達,防治效果下降。噴藥時要著重植株的中下部,特別是水稻中后期要適當加大用水量,每畝噴水量最好達到60公斤,使藥液能充分噴到發病部位,施藥要均勻。彌霧機噴水量少,對紋枯病防治效果不好,不建議使用。近幾年無人機噴施殺菌劑,對于紋枯病的防治也起到了較好的作用。 5、在藥劑選擇上,一定要選擇在水稻上登記的正規廠家生產的殺菌劑。現在市場流行的配方基本以噻呋酰胺、己唑醇、甲基硫菌靈、戊唑醇等復配制劑為主,在預防病害的同時加入一些增強抗逆性的功能性肥料,比如含有植物免疫功能的亞磷酸鉀鎂肥料等產品,在殺菌的同時增強秧苗自身素質,提高抗病性,做到身強體壯,病害不侵的作用。 希望大家在2020年生產中關注水稻紋枯病,提前采取預防手段,為增產增收做好相關工作,預祝大家在今年獲得大豐收。 |
![]() |
![]() |
相關閱讀 |
喜訊!66個農藥產品正式獲批登記,農藥行業迎來新勢力! |
世界農藥公司20強榜單終于出爐,銷售業績漲少跌多 |
農藥檢定所在陜西召開北方地區果樹藥效試驗技術培訓班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