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黑腐病農戶們該如何應對?具體措施有哪些? |
來源:網絡 2020-6-5 15:21:00 |
南瓜黑腐病是種植期間出現的一種病害,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嚴重影響了農戶們的種植積極性。那么,農戶們該如何應對南瓜黑腐病呢?本文將就此為大家做詳細的總結,希望能夠對農戶們有所幫助。 癥狀: 從果實接近成熟到貯存期間均可發病。田間發病時,癥狀多表現在接近地面的一側。表現癥狀因南瓜品種不同而有差異,在有的品種上,病斑較淺,呈青銅色,不規則形,略凸起。在有的品種上表現為紅褐色斑,并逐漸變為灰白色,病斑上有環紋。 病原: 病原物為子囊菌亞門真菌小雙胞腔菌 Didymella bryoniae (Auersw.) Rehm.。病菌假囊殼黑褐色,球形至近球形,頂部具乳突狀突起;子囊束生,圓筒形至棍棒形,二層壁,內含子囊孢子8個,排成二列,子囊孢子無色,近梭形,中間具隔膜1個,隔膜處略縊縮,下細胞略小。無性態為半知菌亞門真菌西瓜殼二孢Ascochyta citrullina Smith。分生孢子器多集生,初埋生,后多突破表皮,分生孢子器褐色,球形至扁球形,器壁淺褐色,頂端略突起;分生孢子無色,圓筒形,二端較圓,正直,初單胞,后中間具1隔膜,隔膜處無縊縮或稍縊縮,有些分生孢子器較小,但分生孢子且較大。 發病規律: 病菌以子囊殼或分生孢子器隨病殘體留在土壤中或在種子上越冬。翌年病菌靠風、雨或灌溉水傳播,從氣孔、水孔或傷口侵入,引致發病。種子帶菌可行遠距離傳播,播種帶菌種子苗期即可發病,田間發病后,病部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氣溫20~25℃,相對濕度高于85%,土壤濕度大易發病;高溫多雨,種植過密,通風不良的連作地易發病。 防治方法: (1)實行2~3年輪作,選用抗病品種。采用配方施肥技術,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選擇砂質土壤栽培,注意平整土地,防止田間積水,雨后及時排水。合理密植,及時清除田間雜草。(2)種子消毒 播前用55℃溫水浸種15分鐘,或用40%福爾馬林150倍液浸種30分鐘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再放入冷水中浸泡 5小時,而后再播種。(3)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噴灑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 8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800倍液、或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加 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800倍液、或 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2%抗霉菌素水劑200倍液、或2%武夷菌素水劑150倍液,每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 |
相關閱讀 |
棗樹接穗利用率怎么樣可以提升 |
豆角豐產妙方 |
栽培純白平菇應注意事項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