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甘藍枯萎病的癥狀、病原、發病規律及防治方法 |
來源:網絡 2020-6-12 17:03:00 |
甘藍枯萎病是一種重要病害,一般能夠導致甘藍產量損失高達30%以上,嚴重時甚至會毀種絕收。為了幫助農戶們更好的應對甘藍枯萎病,本文將為大家詳細總結其癥狀、病原、發病規律及防治方法,供農戶們參考。 癥狀: 主要發生于夏播栽培,由苗床期直到本田持續發生。定植后的苗,最初有2~3片下部葉片黃變。主脈為中心,葉片的一側黃變,主脈向黃變一側扭曲,葉片畸形。剖檢葉柄,黃變側的導管由黃變至暗褐變。病害嚴重的植株,在結球前枯死。 病原: 病原物為半知菌亞門真菌尖孢鐮刀菌和串珠鐮孢。尖孢鐮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在PDA平叛上培養,菌落突起絮狀,菌絲白色質密。菌落粉白色,淺粉色至肉色,略帶有紫色,由于大量孢子生成而呈粉質。菌落高3~5mm,小型分生孢子著生于單生瓶梗上,常在瓶梗頂端聚成球團,單胞,卵形;大型分生孢子鐮刀形,少許彎曲,多數為3隔。厚垣孢子尖生或頂生,球形。在自然條件下可產生小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三種類型,小型分生孢子無色,單胞,卵圓形、腎臟形等,長假頭狀著生。大型分生孢子無色,多胞,鐮刀形,略彎曲,兩端細胞稍尖。厚垣孢子淡黃色,近球形,表面光滑,壁厚,間生或頂生,單生或串生,對不良環境抵抗力強。串珠鐮孢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又稱輪枝樣鐮刀菌F. verticillioide.)菌落正面呈規則圓形,菌絲生長茂盛,呈氈狀,背面可見分泌桔黃色色素;菌絲生長速度快,黑暗培養5天菌落直徑達81.0~84.0mm;菌絲多分隔,分生孢子梗柱狀,細長,頂部略細,生于菌絲側面,多數有分枝,寬同菌絲,以單出瓶梗方式產孢;小型分生孢子無色,長橢圓形,棒狀,多數基部平截,串生或呈假頭狀著生;大型分生孢子較少見,直或彎曲,頂部鈍圓,基部略平截,無明顯足細胞;厚垣孢子頂生或間生,球形,無色。 發病規律: 病菌以抵抗力極強的孢子形態在土壤中存活,經土壤傳染。病原菌由根頂端傷口處侵入,在導管中繁殖,阻礙水分通過,并產生毒素,導致植株枯死。作為對策,應選擇抗性品種。 防治方法: (1)實行輪作。(2)選用培育抗枯萎病品種。(3)適時播種,避開高溫季節。生產上遇有地溫過高,應澆水降低地溫。(4)必要時噴淋或澆灌12.5%增效多菌靈可溶劑200~300倍液,或50%氯溴異氰尿酸(消菌靈)可溶性粉劑或30%苯噻氰(倍生)乳油1000~1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1~2次。 |
![]() |
![]() |
相關閱讀 |
檸檬病害的癥狀表現及防治方法分析總結 |
藍莓什么時候育苗,藍莓育苗技術 |
豆瓣菜褐斑病的癥狀、病原、發病規律及防治技術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