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草地貪夜蛾入侵我國,多省已進入緊急防控狀態 |
來源:農田行者 2020-6-19 9:18:00 |
據監測,今年草地貪夜蛾基數大,北遷時間要提早,預計是一個重發生的態勢。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表示,草地貪夜蛾確實已經入侵我國。 草地貪夜蛾長什么樣? 1、卵的特征:產卵成塊狀,卵上通常覆蓋淺灰色的絨毛。 2、標志性特征 草地貪夜蛾幼蟲具備兩點主要辨識特征:黑或橙色頭部具黃白色倒“Y”型斑,腹部末節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個黑斑;身體多為綠色,具黑線和斑點,黑色背毛片著生原生剛毛(每節背中線兩側有2根剛毛),體表有許多縱行條紋。 田間觀察,少量低齡幼蟲在葉背面,多數情況3齡以上幼蟲頭垂直向上匿藏在心葉內或葉鞘內側;具假死性,受驚動后卷縮成“C”型。 草地貪夜蛾的危害巨大 特別能吃:啥植物都吃(只要你能說得出來),但明顯嗜好禾本科,目前吃玉米、水稻最狠,連甘蔗也不放過。 特別能飛:它們善于騰云駕霧(借助氣流),夜行百里。被叫做“行軍蟲”。 巨能生:它們特別能生娃,每次可產卵100-200粒,一生可產卵900-1000粒。 天敵少:目前幾乎沒有天敵,幾十年來從美洲出發跨越各大洲,經歷過數十個國家的幾十種農藥的打擊,對很多農藥已經有了抗性,非常容易蔓延,而且難以防治。目前已經在廣西、云南、湖南等地發現這類蟲。 草地貪夜蛾具體危害玉米是什么樣的? 幼蟲取食葉片可造成落葉,其后轉移為害。有時大量幼蟲以切根方式為害,切斷種苗和幼小植株的莖;幼蟲可鉆入孕穗植物的穗中,可取食番茄等植物花蕾和生長點,并鉆入果實中。種群數量大時,幼蟲如行軍狀,成群擴散。 在玉米上,1-3齡幼蟲通常在夜間出來為害,多隱藏在葉片背面取食,取食后形成半透明薄膜“窗孔”。低齡幼蟲還會吐絲,借助風擴散轉移到周邊的植株上繼續為害。 4-6齡幼蟲對玉米的為害更為嚴重,取食葉片后形成不規則的長形孔洞,也可將整株玉米的葉片取食光,嚴重時可造成玉米生長點死亡,影響葉片和果穗的正常發育。此外,高齡幼蟲還會蛀食玉米雄穗和果穗。 如何防控草地貪夜蛾? 一、監測預警 在云南、廣西等西南省(區)設立重點監測點,結合高空測報燈和黑光燈監測成蟲遷飛數量和動態。 在華南、江南、長江中下游、黃淮海、東北地區開展燈誘、性誘監測成蟲發生情況。玉米生長季開展大田普查,確保早發現、早控制。 二、分區防控重點 云南、廣西等周年繁殖區加強成蟲誘殺、卵和幼蟲防控,黃淮海夏玉米區及東北春玉米區加強遷飛成蟲監測和防治。 三、主要措施 草地貪夜蛾防治難度較高,難以一次性有效遏制,需抓緊在幼蟲低齡期開展大范圍防治和持續防治。 1.生態調控及天敵保護利用:有條件的地區可與非禾本科作物間作套種,保護農田自然環境中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敵,發揮生物多樣性的自然控制優勢,形成生態阻截帶。 2.成蟲誘殺技術:成蟲發生期,集中連片使用殺蟲燈誘殺,可搭配性誘劑和食誘劑提升防治效果。 3.幼蟲防治技術:抓住低齡幼蟲的防控最佳時期,施藥時間最好選擇在清晨或者傍晚,注意噴灑在玉米心葉、雄穗和雌穗等部位。 (1)生物防治:在卵孵化初期選擇噴施白僵菌、綠僵菌、蘇云金桿菌制劑以及多殺菌素、苦參堿等生物農藥。 (2)應急防治:玉米田蟲口密度達到10頭/百株時(參考玉米田二代黏蟲防控的蟲口密度指標),可選用防控夜蛾科害蟲的高效低毒的殺蟲劑噴霧防治。 (聯合國糧農組織防控草地貪夜蛾指導手冊及國外登記防控該害蟲的化學農藥有:單劑:氯蟲苯甲酰胺、氟氯氰菊酯、溴氰蟲酰胺、蟲螨腈,組合藥劑:阿維菌素+虱螨脲、虱螨脲+蟲螨腈、敵殺死+氯蟲苯甲酰胺等)。 |
![]() |
![]() |
相關閱讀 |
麥草畏飄移藥害導致兩大化工巨頭被判賠2.65億美元 |
日本農藥產量同比下降 |
防治“一類農作物病蟲害”的農藥產品登記情況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