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梨樹蚧殼蟲有哪些危害癥狀?該怎么防治? |
來源:網絡 2020-7-14 16:18:00 |
蚧殼蟲是梨樹生長期間出現的一種病蟲,在各種植園區普遍發生,降低了梨的品質及產量。那么,梨樹蚧殼蟲怎么防治?具體措施有哪些?今天小編將就此為大家做詳細的總結,詳情如下: 危害癥狀: 危害梨樹的蚧殼蟲主要有長白蚧和粉蚧兩種,它們以成蟲和若蟲刺吸樹干、枝葉,造成葉色發黃、落葉、樹木生長緩慢,果樹長勢較弱。常常在枝干、葉片上聚集成片,嚴重時造成枝干死亡,果園衰退。 形態特征: 介殼蟲的體壁表面或硬化被覆層硬殼(如盾蚧),或有粉狀蠟質分泌物(如粉蚧),或體被臘質分泌物呈白色粉狀、玻璃狀或棕褐色殼狀,因此能分泌蠟質介殼,雌蟲無眼,無腳,亦無觸角。雄蟲則具發達之腳,觸角及翅,營孤雌或兩性生殖,部分種類是重要害蟲。 常見的外型有圓形、橢圓形、線形或牡蠣形。幼蟲具短腳,幼齡可移動覓食,稍長則腳退化,營固著生活。常見的有紅圓蚧、褐圓蚧、康片蚧、矢尖蚧和吹綿蚧殼蟲等。此外,介殼蟲的分泌物還可引起煤煙病。 介殼蟲類昆蟲的雌性成蟲均無翅,頭部、胸部、腹部的分界不明顯,外形看來與若蟲相似,有些只是個體比較大,而有些則是體色明顯不同。 防治措施: 1、要合理進行肥水管理,增強樹勢,減輕為害,冬春季結合修剪,剪去過密枝、病蟲害嚴重枝,使樹冠通風透光。 2、要適時噴藥防治。全年抓住3次防治適期,基本可控制其發生為害。第一次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一代低齡幼蚧盛發期及時用藥,以壓低蟲源;第二次在9--10月,梨枝秋梢抽出整齊后進行,保護秋梢健壯老熟;第三次是冬季清園。特效對口藥劑為40%速撲殺乳油,該藥具有較強的內滲作用,對介殼蟲有特效。該藥作為防治梨枝介殼蟲的首選藥劑,在低齡盛發期施用可兌水1000--1200倍;若錯過防治適期,則用700--800倍,對高齡幼蚧和雌成蚧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冬季清園則可與95%機油乳劑混用,效果更佳,一般用40%速撲殺乳油1500倍加95%機油乳劑300倍。 3、做好保護利用天敵工作。介殼蟲的天敵較多,如瓢蟲類、小蜂類及捕食薊馬等,可通過合理用藥保護或人工飼養釋放天敵的方法,使果園中天敵能保持一定數量的種群,可以對介殼蟲起到較好的控制作用。 |
![]() |
![]() |
相關閱讀 |
哪些因素會引起玉米田瘤黑粉病 |
豆瓣菜褐斑病的癥狀、病原、發病規律及防治技術 |
露地雙茬黃瓜的栽培技術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